编者按
2025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和 “十五五” 规划谋划之年。1月中下旬,全国多省份进入一年一度的省级两会时间。各地政府纷纷亮出去年成绩单,并规划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经济热词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会场内外关注的焦点。
冰雪经济,看各地有啥发展新招?
■ 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王 帆 秦 婧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多地围绕冰雪经济进行布局。如何把“冷”资源发展为“热”产业,各地动脑筋,出真招。
推动冰雪旅游持续“上新”
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服装、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2025年,黑龙江聚焦冰雪经济作出新部署。
2024年,黑龙江尝到了发展冰雪经济的甜头。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冰雪大世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大冰雪主题乐园,黑龙江成为全国冰雪旅游“顶流”目的地,带动全国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圣亚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瑞是这一成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公司打造的极地公园IP“淘学企鹅”颇受欢迎。
“乘着‘冬’风,各地冰雪产品持续创新、‘花活儿’不断,中外游客竞相‘打卡’,中国冰雪含金量不断提升。”她说。
作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河北崇礼冰雪热力不减。冬夜低温,富龙滑雪场依旧灯光明亮,不少雪友在雪道上畅快滑行。
2024年,崇礼区接待游客85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5亿元。滑雪教学、雪具租赁、潮流商街和文化演艺等文旅项目全面升级。客群占比方面,京津冀地区游客占到七成。
河北省明确,将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抓投资促消费、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力点。
“从‘一季冰雪’到‘四季火热’,我们将打造全时全季全龄全家庭旅游度假目的地。”河北省人大代表、富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军说,以冰雪经济为牵引,将带动京津冀三地交通优化,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加快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梳理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看到:随着冰雪运动、冰雪旅游蓬勃发展,各地顺势而为,积极培育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和品牌,打造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比如,吉林省将“突出发展冰雪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壮大冰雪装备产业规模。黑龙江省提出,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总部基地、冰雪装备产业园、数字冰雪体育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冰雪装备制造是冰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宝贵机遇,坚持小切口破题、向纵深处发力,一定大有可为。”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工商联副主席汤艳说,随着冰雪运动参与人数持续增长,以冰鞋、滑雪靴等为代表的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注重以科技赋能提升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谈及冰雪产业未来发展,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建议,各地应加强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从源头上避免定位同质化。同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高附加值冰雪产品。
激发冰雪消费新活力
持续推进“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新雪季实现接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增速均达到20%以上……聚焦冰雪消费,吉林省明确新目标,提出新举措。
不少受访代表委员建议,发展冰雪经济,要着力培育冰雪文化,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和冰雪消费活力持续增强。
滑雪、雪圈、冰上碰碰车、雪地悠波球……北方的冬日乐趣,在南国也掀起热潮。寒假到来,张家界冰雪世界热闹非凡。这是湖南省内雪域面积最大的室内滑雪馆,2024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冰雪一日营、冰雪研学营、亲子嬉雪等项目受到欢迎。
“在现代造雪制冷科技的加持下,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步伐不断加快。”湖南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市慈利县县长朱爱民建议,积极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定期将场馆资源、训练资源向青少年开放,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激发冰雪消费新活力。
发展冰雪经济正当其时。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冰雪产业协会会长贾连琦说,全国对冰雪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冰雪“冷”资源将转化为经济“热”引擎,文旅“大流量”将转变为产业“大增量”。
首发经济,二○二五年有何发展新动向?
■ 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吴 涛 黄安琪
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被写入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5年提升消费能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首发经济,从地方政府的新举措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动向?
动向一:促进量质齐增,增加首发经济新供给
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5年引进培育100个首店——这是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新部署。
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目前引进的首店落位企业涵盖网红餐饮、电子数码、娱乐体验、创意零售等多种业态。下一步,长春市将挖掘更多优质品牌来长落位,激活消费市场。
“首店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吉林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和更多元的商品与服务选择,提升消费市场活力。首店入驻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从近期的地方两会来看,各地都在发力布局首发经济:上海市提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等,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北京市明确,培育新型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等,扩大时尚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发展……
过去一年,首发经济发展呈现加速势头。上海是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2024年1月至11月,上海新增首店1173家,北京2024年共有900家首店落地。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广东2024年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超800家。
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徐晓亮表示,创新首发经济供给,一方面要在“量”上做文章,积极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首发、首秀、首展、首店落户;另一方面也要在“质”上发力,提升首发能级,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通过量质齐增,促进品牌之间的互利共赢和良性竞争,推动首发经济产业链发展。”徐晓亮说。
发展首发经济,不只局限在首店经济。民革广东省委在相关提案中建议,扩大全球首店招商,积极举办首演、首赛、首展等活动,吸引一批低空经济、时尚消费、数字消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型业态的首店进驻。
动向二:提升消费体验,丰富首发经济新场景
首发经济,特点在“首”,本质在“新”。
从地方两会释放的信息看,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黑龙江省则提出,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同时,积极发展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吉林省明确,支持消费场所推广智能停车、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消费体验。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对于推动黑龙江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哈尔滨中央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徐卫国建议,应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找准首发品类适用的消费场景,进一步巩固黑龙江省在绿色食品领域的领先地位。
“首发、首秀、首展活动让消费者及时接触到最新的产品、服务和消费理念,激发了消费潜力,为城市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建议,应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步行街和历史文化街区,将其与首店经济深度融合。
动向三: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首发经济新生态
发展首发经济,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记者从地方两会上发现,多地都在打造更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上海提出,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湖南提出,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海南2025年将对标世界银行B-READY和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国际贸易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指标方面推动重要量化指标达到一流。
“我们企业通过进博会平台推出全球首发的新品都一炮而红,且带动了整条产品线的销量乃至整体品牌的影响力。”上海市人大代表、美乐家中国区总裁许玮表示,首发经济的成果和溢出效应是被多方认可的,建议进一步严厉打击侵权、黑产等不法行为,提升企业发展首发经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民建上海市委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放宽审批范围,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服务消费监管,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监管体系,加强对服务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的监管。
“随着首发经济发展,新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建议,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以适应首发经济的发展需求,让更多品牌放心地进行首发、首秀、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