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学校门口道路破损严重,代表提出建议推动问题解决,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烦心路”变“暖心路”

■ 本报通讯员 李家和 杨 凡 孔晓欣

2024年秋季开学第一天,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加田小学的师生惊喜地发现,学校门口的道路大变样,烂泥路变成水泥路,路面还拓宽了一倍。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脸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从师生和家长的反应可以看出,平坦宽阔的道路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这一切还得从一件代表建议说起。

据了解,加田小学位于加田政府旧址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多年来校门口的道路仅有约3米的宽度。同时,随着车流量的日渐增大,道路破损严重,历史遗留问题给校车接送、师生出行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道路何时能够修缮的问题成为当地群众的揪心事。在小三江镇人大组织的一次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期间,不少学生家长向县人大代表罗火红、镇人大代表梁德坚等人反映这一情况。在记录下群众反映的问题后,罗火红、梁德坚等人大代表多次在学生上下学时间到该路段进行实地察看,对道路进行拍照取证。随后,代表们综合道路状况、亟须解决的问题和群众意见等,形成《关于加田小学路段道路拓宽的建议》提交到镇人大。

收到代表建议后,小三江镇人大高度重视,立即督促镇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察看道路情况,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工作人员发现,由于车流量增多,道路承载压力剧增,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给周边村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他们一边仔细勘察道路情况,一边认真听取过往群众对道路修缮工作的意见建议,想方设法让这条“烦心路”变为人民群众的“暖心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3月29日,“加田小学路段道路拓宽”在小三江镇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票决通过,正式纳入“2024年小三江镇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为确保项目落地落实,小三江镇人大实行项目监督领导责任制,通过分管领导牵头、责任部门落实、人大代表监督、明确时间节点等,切实推动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道路修缮期间,小三江镇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谋划道路建设项目,及时改进工作方案。在镇人大的牵线搭桥下,一家本土企业了解到项目经费不足,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主动提供混凝土用于加田小学路段道路拓宽工程。

为加快施工进度,让学生们能够在新学期走上“放心路”,镇政府相关部门多次邀请人大代表到现场视察,对当场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看见施工人员每天在工地上争分夺秒进行作业,附近的居民也纷纷参与进来。“我们出不了多少钱,就出点力,修路是好事,路拓宽了,孩子们上下学更安全,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村民们开始清除道路两旁的杂草,清理施工后残留在水泥路面上的泥土等。

汇聚各方力量,道路很快修缮完毕。“拓宽了路面,我们的心里踏实多了,真的很感谢人大代表及政府部门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来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们纷纷点赞这条求学“放心路”。

焕然一新的道路,为加田小学全校约300名师生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小三江镇人大将联合镇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关注校园周边道路,定期对全镇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不断提升全镇群众出行体验感。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