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颗为民心 两代人大情

■ 谭 华 (四川)

提起与人大的缘分,于我而言是两代人的情怀。

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夜,我与父亲在阳台上乘凉,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么多年,你一直从事国资财政管理工作,是否考虑转任到人大工作。”我说:“人大是养老机关,我还年轻,就不去了!”当年,我对人大工作的片面性认识,直接影响了我的决定。

父亲是一位老党员,历任两届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光荣退休。他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为家庭负责、为朋友诚信的理念,一直在我心中扎根、在我的身体里发芽。

“你父亲是个睿智的人,教了我很多破解工作难题的方法。”这是当年父亲的一位同事对我说的,他还告诉我父亲从事的人大工作是监督与支持政府工作的有机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不仅是贯彻落实县委中心工作,更是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你父亲对工作要求高,对自己对别人都一样严格。但他也不失为一个温情的人,热心为人民排忧解难。”这是一位曾经与我父亲共事,现已退休多年的老同志对我说的。他还说,当年为了解决城区老百姓“一厕难求”问题,父亲走街串巷深入一线作调研,到老百姓生活中去,面对面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并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座谈,掌握城市公共厕所设置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有力督促政府科学合理设置城市公共厕所,有效提升城市功能的改进,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

从父辈们口中,进一步了解父亲、了解人大,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2016年,我有幸踏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四届人大换届选举中,先后当选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在表态发言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往下流。这是激动的眼泪,不仅寄托着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还寄予我与父亲两代人的人大情怀。我确信,我将紧握父亲的“接力棒”,朝着他一生的愿望继续走下去,走好、走稳、走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今年是我到大英县人大常委会从事预算监督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来,我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谆谆教诲:“老百姓的事看似小事,要当大事办。”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预算审查过程中,经过与财政等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将玉峰镇水库淹没区老百姓生活困难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给予了长期足额保障。现在看起来,这仅仅是预算安排上的一件小事,但对生活困难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九年来,我一直负责财政预算监督的具体工作。在履职过程中,有幸亲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特别是监督制度的与日俱进、监督方式的守正创新、监督内容的全面拓展,有效发挥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将赓续父辈红色基因,传承和发扬优良作风,不断增强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把牢政治方向,提升履职能力,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