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汉墨工业:以中国精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汉墨工业以其毫厘必究的精度和坚如磐石的稳定性,深度丈量工业发展的维度,精心刻画未来工业的轮廓。作为中国高端工业母机领域的企业,汉墨工业不仅肩负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任,更以“兴天下之利”的工业使命,推动中国制造加速迈向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市场。

品牌定位—— 高端品质与技术信仰的交融

汉墨工业的品牌定位,既是对高端品质的追求,也是对技术信仰的坚守。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端品质和技术信仰。

在品质方面,汉墨工业以±2微米的精度标准,重新定义了工业母机的精度要求。特别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领域,汉墨的精度保持率提升了40%,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汉墨工业完全自主可控的数控系统和AI智能编程技术,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机床领域的技术突破。这一系统的成功研发,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愿景——

从国产替代到全球标杆

汉墨工业的愿景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实现高端机床的国产替代突破,打破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长期目标则是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的标杆品牌,引领全球工业母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这一愿景的实现,离不开汉墨工业在技术、品质和服务上的持续创新。通过构建“工业+数字+跨界”服务体系,汉墨工业不仅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服务,还通过AI算法和跨界技术的协同,推动技术与产品的不断突破。

核心理念——

文化基因与工业美学的融合

汉墨工业的品牌故事源于“维天有汉,墨量寰宇”的文化基因。承袭两千多年前墨家“兼爱、天志、节用、尚同”的精神,汉墨工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深度融合。

在设计理念上,汉墨工业将“汉”与“墨”的文化内涵融入品牌形象。“汉”象征华夏文明的高度与担当,“墨”则代表科技精度与工匠精神。其LOGO设计以深蓝地球意象融合金色,圆形轮廓暗合“天志”哲学,展现了汉墨工业的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信。

技术体系——

三大技术护城河

汉墨工业的产品技术体系以“三大技术护城河”为核心,分别是热变形控制技术、空间算法引擎技术和矿物铸石技术。

热变形控制技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领域,汉墨工业的精度保持率提升了40%,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空间算法引擎:通过多通道多轴联动轨迹优化算法,汉墨工业实现了复杂零件的高精度加工,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半导体领域,展现了强大的技术优势。

矿物铸石技术:与传统铸铁结构相比,汉墨工业的矿物铸石技术在振动抑制效果上提升了40%,为高精度加工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技术支持。

市场战略——

立足国内 拓展全球

汉墨工业的市场战略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黄金赛道。这些领域不仅是高端制造的核心,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航空航天领域,汉墨工业为航天项目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实现了钛合金结构件加工效率提升40%,复材加工合格率从78%提升至99.6%。这一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汉墨工业向高端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汉墨工业的多通道数控系统和AI智能编程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全球布局方面,汉墨工业制定了“三步走”战略:2025年完成德国技术中心建设,2027年东南亚生产基地投产,2030年北美服务中心落地。这一战略不仅提升了汉墨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持。

竞争优势——

技术领先 品质保障 服务至上

汉墨工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技术领先、品质保障和服务至上三个方面。

在技术领先方面,汉墨工业拥有17年精度稳定性研发积累,王宏博士领衔研发的超高速主轴技术,以及完全自主可控的数控系统,这些技术优势使汉墨工业成为行业标杆。

在品质保障方面,汉墨工业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其高精度数控机床和智能化生产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等领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赖。

在服务至上方面,汉墨工业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服务,显著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企业文化——

工匠精神与创新驱动

汉墨工业的企业文化以工匠精神、创新驱动和合作共赢为核心。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极致品质的追求;创新驱动则体现在对技术与产品的不断突破;合作共赢的理念,使汉墨工业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共享发展成果。

在人才战略方面,汉墨工业构建起集工业、数字和跨界与一体的体系,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

社会效益——

产业赋能与提升竞争力

汉墨工业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产业赋能和提升竞争力两个方面。

在产业赋能方面,汉墨工业每台设备每年可降低碳排放12.7吨,累计培养高级数控技师1500余人次,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提升竞争力方面,汉墨工业完成了34项“卡脖子”技术的替代,参与了行业标准制定。这些成就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汉墨工业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保障为基础,以服务至上为宗旨,立足国内,拓展全球,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工业发展及“中国制造”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