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田胜平
一个社区的每个楼栋如何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名人大代表应怎样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对于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人大代表又该如何推动解决?
“我是人民选出来的、人民的呼声就是代表的呼声、人民的急难愁盼需要依法推动解决。”每每回想起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洗马路街道仁和苑社区工作时的经历,刚刚履新汇川区板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英感慨万千。
“社区有12个小区、159栋居民楼、居住着4106户11212名群众。”李英介绍,社区把每一栋楼划分为一个治理单元,社区的民主故事,也是从每栋楼开始。她通过挨家挨户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电话以及建立楼栋微信群、设立选民接待日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还总结出“居民要知晓、居民要参与、居民要监督、居民要满意”的工作原则,推行政策宣传在楼栋、信息收集在楼栋、问题解决在楼栋、暖心服务在楼栋、环境治理在楼栋的“五在楼栋工作法”,切实把大家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以楼栋“微治理”带动社区“大治理”。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深感责任重大的李英走访居民群众更加频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医院的门诊延伸到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购买常规药物、享受常规问诊服务。此外,还建成托育托幼中心,为年轻人就业工作消除后顾之忧,协调解决了减速带噪声扰民、小区停车难等问题。
一件件具体实在的事情,不仅收获了群众的信任,也温暖了群众的心。“这是对我最好的嘉奖!”李英说。
在人大代表联络室,打开人大代表联络室联系选民平台:小区右侧路面损坏、广场休息椅破损、B8栋安装电梯等问题均被一一记录。
收到意见建议后,应该如何落实?李英介绍:“我们用好‘群众说事、代表接事、社区办事、议政会议事、社会评事’工作机制和代表意见建议层级办理反馈机制,着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居民在楼栋里解决不了的问题。”
选民点单、联络室派单、代表接单、选民评单、组织晒单。如不属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职责范围的事情,将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此外,社区还成立了“诉源工作室”,将每周四定为“法律咨询日”,各级法院法官和签约律所律师到工作室接待,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治服务真正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4年,李英提出支持贵州省开展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加强老旧小区电梯安全管理等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办理。
“民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李英说,民主就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让群众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