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有权安装可视门铃吗?业主出于保护自身财产或人身安全、防范潜在危险目的,可以在其具备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物业范围内,比如住户门前、车库门口等区域安装可视门铃、电子猫眼等智能设备,前提是不能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安装需要经过邻居同意吗?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的行为。相邻住户在家门口外的公共走廊安装摄像头不应超出合理界限,相邻一方在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保障自身人身、财产安全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尽可能就摄像头的安装提前与相邻一方做好沟通,合理确定摄像头的位置、高度、朝向和监控范围,避免侵害他人不愿被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若邻里之间对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存在争议,可以通过调整摄像头位置、遮挡部分镜头、调节拍摄角度等方式妥善解决争议,共同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如何判断是否侵犯他人隐私?一般会根据摄像头拍摄范围及内容进行判断,如果拍摄范围及内容为不特定多数人,没有涉及特定少数人的信息,拍摄范围及内容不具有私密性,通常难以认定涉及他人隐私;反之,如本案中翟女士安装的可视门铃可以采集到孙女士家中出行人员、出行规律和访客来往等信息,容易导致他人的行踪轨迹被知晓甚至暴露于网络,明显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实施侵权行为的阻断因素有哪些?一是行为人安装是出于重大社会公共安全或公共利益需要;二是行为人安装摄像头的范围及拍摄内容事先征得了他人同意。没有合法理由阻却侵权的,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权。
如果侵犯了他人隐私,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此外,当行为人侵害隐私权以致受害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时,被侵权人有权请求对方予以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