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谨防风筝线变“夺命线”

■ 苗 务

春日送暖,和风习习。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参与户外运动,放风筝成为不少人踏春游玩时的首选。但近期发生的多起风筝线“割喉”事件,让放风筝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受到了舆论关注。

市面上销售的风筝线多为腈纶、丙纶、尼龙等材料,细线直径只有0.2至0.5毫米,粗线直径为1至3毫米,看似纤细柔软,但拉力极大。一些飘荡在低空的风筝线在阳光下几乎透明,颜色与场地背景相近很难被察觉,很容易误伤他人。有时风筝线还会缠绕在电线上引发放电或短路,误入铁路线网逼停列车,误入机场周边“禁飞区”干扰航班起落。公共安全不容小觑,放风筝也需时刻绷紧“安全弦”。

杜绝风筝“横冲直撞”,需要政府、社会、公园管理方、公众等各方的高度重视。清晰划分放风筝的区域,明确风筝自身的标准等。通过明确法规和标准,从源头防范隐患,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各方也要加强对在公园禁飞区放风筝安全隐患的巡查,及时制止违规放风筝的行为,将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放风筝者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或者公园等场所的要求,选择合适场所放风筝,确保不给他人带来危险。

看似轻飘飘的风筝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却不小。大家在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要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游玩环境。(据人民网)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