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四川省长宁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农业农村工作人大联系点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一场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民主实践

■ 本报通讯员 李成伟

“发展稻虾共生产业,在技术服务、小龙虾种苗、市场销售方面我们竹海镇桃坪片区都有独特优势。”“土地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新的情况和群众需求,进一步优化耕地整治项目。”……这是四川省长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基层人大联系点竹海镇协商监督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幕。

近年来,长宁县人大常委会以该县设立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基层人大联系点为契机,以特色产业镇为重点,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群众关注热点和工作推进难点,组织开展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提高监督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联系点设立以来,已开展活动10次,参加15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

民主协商助力产业发展

长宁县龙头镇龙华村、官兴村的水产养殖资源禀赋优越,村民历来有养鱼苗、稻虾养殖的传统,却面临养殖模式老套、科技水平不高、鱼苗品种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苗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调研,召集养殖户代表、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三方参与共同研讨,全面分析技术要求、市场前景、扶持政策、养殖情况、主要风险。通过深入交流,大家意见逐步统一,形成建设性意见建议。

镇人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镇政府组织村民到水产发达的眉山市学习水产养殖科学技术,同时,邀请养殖专家实地指导和培训,摸索总结出以岩原鲤、鲈鱼等优质水产品为主的多样化养殖模式。同时,县人大常委会多方协调,成功助推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基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监测四川站”落户官兴村,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和长宁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还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引进了养殖公司与村集体合作,每年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创收5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开展生态养殖,每户净增收入达4000元以上。

民主决策推动机制优化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业以才兴,功以才成。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如何吸引优秀的本土人才?如何吸引外来的紧缺人才?如何把科研院校先进技术转化为群众掌握的生产技能,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到该联系点开展调研;对收集的意见建议,专门组织召开“面对面”的研讨活动,推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活动中,既有来自市、县、镇的10多位三级人大代表,部分村民,还有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大家重点就关心的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扶持政策开展研究。

相关部门就代表选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回应,有的作了解释、有的当场表态、有的表示回去后深化研究,最后促成宜宾职业技术学校、市农科院、竹海镇合作共建农业现代化产教融合基地,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解决了乡村振兴培训老师配备、场所配备等重大保障问题。依托宜宾技师学院与竹海镇联合共建的产教融合基地及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在教育、文化、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完善建立“传学融合”长效机制,共同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携手共建农业农村工作联系点基层人大代表传学实践基地,共同提升新时代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水平。目前,共组织开展基层人大代表讲课4次,组织培训从农技术、相近农机具操作维修保养、先进品种科学种养殖示范等4场次,专题培训会3期,聚力打造“传学”互促“强磁场”。

民主监督促进项目提升

竹海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镇村组织的项目规划、设计的调研、踏勘,通过“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等方式,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收集。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中心负责人,就代表提出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提出优化现代农业园区等意见建议,让项目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在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供水管网等项目施工监管中,代表们通过听取项目情况介绍,察看项目实施进度,推动解决问题。

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方面,三级人大代表联动,主动作为。市、县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招商引资、争取产业项目资金等,先后引进四川中虾、忆楠水产等6家企业入驻竹海镇,为桃坪片区连片推进稻虾、森林粮库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镇人大代表带头发展稻虾、笋用竹、蔬菜等产业,牵头组建协会、农业专合社等,用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引领50户农户群众共同致富。

“我们要积极引导乡镇人大结合当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依托‘家站’积极探索开展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雷佑兴表示,下一步,要为助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长宁示范区、长江上游名特优水产种业园区、粮油和粮食(稻虾)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