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助力代表履职跑出“加速度”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加强联系服务代表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赵玲玉 王 林

“此次开展集中走访活动主要是向代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大工作情况,并征求代表意见建议。”近日,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走访联系代表活动如期举办,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头深入各县区集中走访人大代表。

近年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把“两个联系”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拓展联系渠道、搭建载体平台、强化服务保障,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联系,助力代表履职跑出“加速度”,不断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畅通联系代表“直通车”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关于建立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联系代表工作机制的通知》等,从制度层面固化与代表的联系,更直接、更及时地了解代表的所思所想所为,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集中走访联系代表工作,走访情况连同意见建议及时向市委报告、转市政府办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得到有效解决。截至目前,41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联系3名全国人大代表、12名省人大代表和216名市人大代表,实现组成人员每人都有分工联系的代表、每名代表都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联系“双覆盖”。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建立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联系代表工作机制,推动13个专委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与130名人大代表建立固定联系,常态化听取代表意见建议。

搭建代表履职“大舞台”

“我觉得参与这次安全生产检查收获很多……”3月26日,东营市人大代表王凯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并畅谈自己的体会。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扩大和深化人大代表对人大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出台《东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邀请驻东营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基层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办法》等,邀请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调研等监督、立法工作。截至目前,先后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各类常委会活动2529人次。

为进一步拓宽代表视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定期组织在东营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会前集中视察等活动;指导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市人大代表跨区域专题调研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走出去”观摩学习、视察调研;加强代表小组活动体系建设,将全市人大代表划分为15个小组,建立经济、教育卫生、城乡发展等13个专业代表小组,开展线上活动展示、管理,激发代表履职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服务保障“专业度”

“这次代表培训形式新颖、干货满满,非常解渴。”近年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点单式”举办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学习班,让很多人大代表受益匪浅。

推进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工作不可或缺。市人大常委会抓好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每年举办两期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采用“订单式”培训模式,精准对接代表需求,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培训质量。同时,加大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的宣传力度,借助机关“一刊一网一号”等宣传平台开设“人大代表风采”“人大代表建议追踪”等专栏,对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讲好人大代表故事、传递履职“好声音”,切实激发人大代表的使命感。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代表履职管理,不断健全监督、约束、评价机制,创新实行积分量化管理,建立代表个人履职档案,将人大代表参加培训、调研、视察等活动次数以及所提议案、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量化统计,实行动态管理。制定《驻东营市省人大代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办法》,推动人大代表向选民汇报履职情况,接受选民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切实抓好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构建全方位督办体系,统筹各方力量,采取重点督办、对口督办、联合督办等方式,综合运用提前介入、分段测评、回访评价、协同推动等措施,实现对建议提出、办理、答复、评价等各环节的多层次、全流程督办;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动政府部门负责人与代表面对面、定期召开督办会议、组织人大代表现场督办,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