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书架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 龙大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将中华法系演变脉络概括为礼刑、法律、礼法、法治四个时代,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对四个时代的演变进程和特征进行论证。为阐发中华法系是礼法体系这一主旨,通过研究礼法的概念和内涵,引出礼典体系、律(令)典体系、民间法律规则体系三方面有机构成,并对每个时代的礼典;律(令)典、会典及其他法律形式;民间法律规则的构建、演变等,做了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为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精神特质和现代价值,以精神灵魂和价值统率为立足角度,通过四个层次对礼法精神进行概括,从家庭伦理、天下理想的角度阐扬其义理所在。

《刑法中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研究》 熊 波 著 法律出版社 在刑事立法中,前置行政程序规范对犯罪成立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实体性犯罪构成要件的性质认定。前置行政程序规范在刑法中的“体系定位、立法方法和司法适用”三个方面呈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本书分六章探讨了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的具体问题及其相应对策构建。首先,在基础概念的界定中,明确区分行政法的行政程序和刑法的前置行政程序;其次,在规范的体系定位中,提出程序性犯罪构成要件的新类型;再次,在司法适用方法中,清晰辨别前置程序型行政犯刑事违法性判断的独立性方法和前置不法型行政犯刑事违法性判断的依附性方法;最后,构建一套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独立性司法认定的基础规则。本书的研究成果契合刑事司法法益保护均衡理念,为程序性特殊规范的司法实践问题治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

《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同意规则研究》 邬 杨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个人产生的数据呈现急速增长趋势,随之而来的与信息保护、信息利用与信息安全的问题也使同意规则的信息保护效用面临严峻挑战,这一挑战亟需从立法层面和技术层面完善同意规则的相关规定,明确同意规则的法律效果是关键环节。本书阐述了对个人信息保护中同意行为法律效果的理解以准确界定该行为的法律性质以及厘清同意的法律含义,同意的法律性质决定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生效条件,同意的法律含义区分同意与相近似的法律行为的标准和依据。本书认为,只有将同意与传统概念进行剥离,才可真正准确地界定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同意行为的法律效果。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