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 奕
如何推动民主立法参与更广泛、更便捷、更高效?7月2日,“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正式发布,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探索网上立法联系点建设,构建更加高效畅通的民意收集渠道。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再度成为数字化赋能民主实践的“试验田”。
“没想到我在线上提交的关于优化《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的建议,这么快就被采纳了!”杨磊举着手机,在“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上反复确认这条喜讯。
杨磊是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南梅园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的一名采集员。两个月前,她参与了“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试运行期间的线上立法征询,对《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第二十一条提出了建议,希望增加“编制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应当征求相关领域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内容。不久,这条建议就搭乘“直通车”驶向了立法机关并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草案)》相关细则的修订中。
此次“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小程序的试点探索,是贯彻落实上海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十大行动”的重要举措。2025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指导下,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先行先试”支持曹杨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车”网络平台。
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谈上伟介绍,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普陀区成立由区人大法制委、曹杨新村街道人大工委和专家组成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群众意见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在原来线下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基础上,构建线上立法征集与执法监督全链数字化闭环,实现立法民意常态化征集。
在居民踊跃参与民主立法的背后,是“直通车”从“指尖”到“云端”的高效运转。作为曹杨新村街道扩大立法征询覆盖面、提升立法建言质量的创新载体,“曹杨立法民意直通车”微信小程序依托数字赋能,有效架起民意与立法间的“智慧立交桥”。
据了解,自2020年挂牌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曹杨新村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深耕线下阵地建设。5年来,已在普陀全区建立了50多个线下立法信息采集点,已参与103部法律法规草案(7部法律、96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征询,提出意见和建议2793条,被采纳365条,有效推动了更多群众智慧被运用到城市规划、城市更新、“一老一小”、无障碍环境打造等城区建设发展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