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暗访听民声 实地解民忧

洛阳市、洛宁县两级人大常委会联动监督农村饮水安全

■ 本报通讯员 高朝辉

“现在水龙头里的水常流不断,水质检测结果也公示了,咱喝着心里踏实!”近日,河南省洛宁县赵村镇南头村村民张留宝看着自家院中的自来水,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洛阳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推动。

8月5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保国带领暗访组聚焦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深入洛宁县部分村组调研。走访中,群众反映了饮水困难、担心水源受污染等诉求,这些急难愁盼问题被暗访组一一记下,也成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冲锋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8月6日晚《暗访10个县区!这22桶水将成为人大立法和监督的重要依据》新闻发布后,8月7日清晨,洛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根苗循着暗访组的足迹,先后深入赵村镇南头村、七里坪村及景阳镇寺沟村,与村民面对面拉家常、听诉求,和乡镇干部、村干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从干旱汛期供水保障到开矿对水源的影响,从水管维修到水质检测结果公开,张根苗逐项梳理问题,明确要求“要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就得把每一个环节抓实抓细”。

市县两级人大的重视与推动,迅速转化为各部门的务实行动。

洛宁县水利局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对群众担忧的“上游开矿污染水源”“养殖场影响水质”等问题展开核查。同时,该局加急对相关村组水样进行检测,用科学数据消除群众疑虑。针对供水管网漏水、汛期水毁等问题,县水利局联合乡镇政府加快维修进度,截至8月8日,南头村、七里坪村已恢复正常供水,彻底告别“时断时续”的困扰。

洛宁县环保局主动对接水利、卫健等部门,推动优化监测频次与覆盖范围,采集多份水样,实现枯水期、丰水期全覆盖,筑牢水质安全防线。景阳镇、赵村镇则强化属地责任,一方面对养殖场加强监管,确保环保设施规范运行,消除异味影响;另一方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监督热线,通过问卷调查、随机回访等方式,让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

如今,走进洛宁县的乡村,水质检测结果定期公示,供水管网焕然一新,养殖场环保达标运行,“喝水不愁、喝水放心”成为村民的共同感受。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