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微 评

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背后的警示意义

【事件】8月15日,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应急管理局开出全国首张自然灾害综合法规罚单,对两名在台风“韦帕”蓝色预警启动后、未经许可擅自进入自然灾害危险区的游客,依法处以每人5000元罚款。据悉,这两名游客被困后经救援人员12小时艰苦搜救才成功转移。

【点评】深圳这张罚单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戒,更在于它明确了一条底线:你可以亲近自然,但不能无视规则;你有探险的自由,但公共资源没有为你的任性埋单的义务。

罚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这张罚单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更多努力。比如,执法要“长牙齿”,也要有温度,让公众明白为什么罚,让社会看到“一个人的冒险,一群人的代价”。再如,让技术手段更多介入公共安全警示领域。无人机、电子围栏、人脸识别等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用于高风险区域的监控。此外,还需从教育和社会氛围中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

这张5000元的罚单,就像法治社会给自然立下的一块界碑,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知道边界在哪里。

台风还会再来,山川依旧险峻,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可以更智慧、更从容。期待这张罚单让更多人思考:该怎样做一个既勇敢又谦卑的探索者?(丁慎毅)

别让电商评论区成为垃圾信息集散地

【事件】近日,有媒体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铁蒺藜(三角钉)商品评论区看到,一些“买家”或在评论区分享商品使用经历或询问商品情况,原本用于安防等领域的这一商品被一些“买家”买来用于扎胎等不良用途。有的商家非但不制止,还隐晦地介绍这类商品“保密发货”“三角钉的优点是隐蔽性好,也就是会自动分开”。

【点评】电商商品评论区不是垃圾信息集散区,更不是审核监管盲区。对此,电商平台应承担起相应的审核责任,营造健康、文明、清朗、有序的评论区生态环境。

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等规定,网络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跟帖评论审核、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和网络谣言、黑色产业链信息处置等制度。违反规定的,由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进行约谈,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信息更新,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与此同时,对电商评论区及存在类似情况的其他网友评论区,有关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完善审核、监管的成功经验与方案。督促电商平台等依法履行评论审核监管义务,对履职不力的平台及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卞广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