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忧居”到“优居”

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助推寄宿制学校学生公寓环境改造工作

■ 本报通讯员 杨家璋 林永钦

“现在,学生公寓周边再也没有异味、噪声的烦扰,环境变得整洁、清净多了,我们也能更安心地学习生活了。”10月9日,福建省永安市永安三中初三寄宿生邱钰婷开心地说。这一转变,得益于永安市人大常委会为推动寄宿制学校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力举措。

事情要从永安市安砂镇实施撤点并校说起。从2023年起,一批批乡镇寄宿生陆续入住永安三中的学生公寓,在这里长期学习、生活与成长。然而,公寓周边的环境问题却成了学生们的一大烦恼。公寓周边是城市建设征迁遗留下的边角地,属于城乡接合部,缺乏管理。部分居民违规饲养家禽,产生的异味和噪声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日常作息。更重要的是每逢强降雨,后山山体受雨水冲刷易形成溜方,沙石和泥水有时会涌入公寓区域,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

今年年初,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将工作重点聚焦到寄宿生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上,围绕永安三中的学生公寓环境问题开展监督,组织人大代表多次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察看学生们的生活环境,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为着力推动建议办理与问题化解,永安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研,会商整治方案,快速在资金筹措、责任分工与进度安排上把脉开方、形成合力。

5月,针对公寓周边违规饲养家禽导致的环境问题,永安市人大常委会督促市城管局、燕南街道开展联合专项整治。经过前期的宣传、摸排、劝导后,依法对鸡棚、围栏等违章搭建物进行了拆除,并责令当事人限期处理饲养的家禽,有效保障了公寓周边的整洁、安静。

针对公寓后山山体溜方隐患,市人大常委会督促组织燕南街道、城投公司等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勘查,研判山体地质条件与暴雨径流特征,论证排水沟建设方案,协调项目资金筹措渠道,全程督办工程建设情况。面对资金和工期紧张的情况,燕南街道与城投公司特事特办,积极筹措资金,高效推进工程设计、预算、施工等工作。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克服困难,终于赶在秋季开学前顺利完工投用,为寄宿生们营造了更为安全、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

“教育是百年大计,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更是需要关心帮助的特殊群体。我们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发展,创新设立了寄宿制学校奖教基金,两年来已接受捐赠资金246万余元。”永安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罗汉文表示,此次人大开展针对性监督,推动各方合力整治学生公寓环境,正是人大情系教育、助力寄宿制学校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人大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