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楠 (山东)
风雨兼程,步伐坚定。20年,于历史是白驹过隙,于我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20多年里,有幸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见证着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对此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相识,履职人大结情缘
2002年,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20多岁的我进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我认真研读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类人大报刊,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工作。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知从模糊到逐渐清晰深刻,见证平阴县人大常委会运用“常委会+评议”模式,从持续监督推动玫瑰等特色产业发展到组织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现场评议“一府两院”工作,全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运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模式,从打造碧水蓝天到群众衣食住行,持续关注民生改善;运用“人大+代表+N”模式,从扩大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到“举一反三”办理代表建议,历届县人大常委会接力奋进,砥砺前行,用一件件看得见的好事、实事回应群众关切,用一个个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作为亲历者,我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些瞬间,撰写的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人大》《人民代表报》《山东人大工作》等报刊刊登,在深深感受到人大权威的同时,更深刻认识到人大工作肩负的神圣使命。
相知,因为见证所以热爱
2018年3月,我被任命为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2020年,按照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双联”提升工程的有关要求,我们创新开展了“代表在倾听”活动,全面推行网格化履职,以选区为单位,依托代表联络站,组织全县602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网上联系选民、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促进问题解决。起草规章制度、指导建设代表联络站、征求代表意见、督促落实代表建议。那段日子里,虽然经常加班加点,来回奔波,但是看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我的身上总是充满力量。
为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全天候”,我们进行了“互联网+代表”有益探索。一方面借助社会治理平台,开设“代表在倾听”专栏,将代表分派到社区网格中担任代表网格长,群众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微代表”,反映问题,查看办理进程。另一方面,在全县各代表联络站指导设置了“民情二维码”,将代表个人的微信二维码上墙公布。路修好了,红绿灯亮了,小区机动车停放有序了,群众随时反映问题,代表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部门快速办理,群众纷纷点赞。现在,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仍被县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情怀深深感染,也暗下决心要为人大事业奋斗终身。
相许,薪火相传初心不改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20多年的人大工作中我经历五届人大常委会,每届都会有新的人大故事,不变的是每届人大常委会接力和传承坚守为民的初心和使命。
平阴县是著名的“玫瑰之乡”。历届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玫瑰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开展持续监督。自2017年起,县人大常委会汇聚多方力量,动员在平阴县的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上多次联名提出将平阴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的建议。2021年4月20日,济南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增选玫瑰为济南市市花,泉城迎来“荷谐玫好”双市花时代。如何让“泉城市花”引领产业蝶变?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以此为契机,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持续加强对玫瑰产业的监督,并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意见建议。
专题询问结束了?别慌,还有“后半场”。为了防止专题询问止于“一问一答”,平阴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意见交办+跟踪督办+满意度测评”组成的闭环工作机制,要求县政府及相关单位定期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式”监督,并进行满意度测评。2024年4月,在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后,县人大常委会开展问询回头看专项行动,确保人大代表提出12个问题件件有落实。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县政府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物业领域大检查,建立“日巡查”工作机制,全面整治占堵消防通道、电动车入户、飞线充电等高风险问题,排查200余个小区,创城实地测评巡查50个小区,发现问题64处,都已整改完成。摸排全县物业小区共有9万余辆电动自行车,8000余个充电插口,为下步小区增设充电设施提供数据支撑,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让人大监督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有效率”,这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尚海成对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县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一日人大人,一生人大情。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依法履职,守正创新,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平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