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发挥主体作用 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篇章”

■ 吴新华 (广西)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持续丰富代表活动内容,有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以实际工作成效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篇章”。

搭建履职平台,倾力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载体。聚焦“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工作,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提质增效,按照“八有”标准,投入预算资金,建成和完善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村(片)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中心联络站、“两个百亿园”特色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代表工作小组,实现联络站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全县五级人大代表混合编入代表联络站,并参加联络站开展的走访联系、主题活动等,先后联系代表、选民和群众,呈现多级代表在同一履职平台交流互动、聚智汇力、服务群众的生动局面,达到零距离倾听民声、全方位汇聚民意。

深化密切联系,聚力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渠道。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县人大代表、指导乡镇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走访、电话、邮件、微信、调研等方式,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为推动代表深度参与常委会工作,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委员联合视察水污染防治工作,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工作,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进一步畅通,代表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确保了把人民的声音、代表的良策更多更有效地体现在常委会工作中,让人民真切地拥有更多民主“获得感”。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深入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专题调研,代表们提出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筑牢乡村振兴“形、实、魂”,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意见建议。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吸纳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选取花山瑶族乡毛段村作为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示范点,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带头作用,顺利建成全县大中型水库移民村屯(少数民族村屯)产业项目的示范村,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人大代表助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新路子,也是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渠道的有效实践。

发挥平台功能,致力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作用。常委会积极健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措施,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与立法工作、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多领域合作,大力推进“联络站+红色旅游”“联络站+产业发展”“联络站+乡村旅游”“联络站+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等“联络站+”模式,充分发挥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作用,着力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如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星寨村依托“联络站+红色旅游+民族团结+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星寨村“联络站+旅游”剿匪旧址红色打卡基地,积极挖掘红色遗址,将代表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屯建设和民族团结中,切实把代表联络站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助推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相统一。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