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四个机关”

■ 海 晶 (湖北)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国有创新、全省出经验、全市做示范”的工作目标,以争创“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全面加强人大自身建设,锻造“团结有力、凝聚有力、战斗有力、执行有力”的人大常委会班子,培育“一讲三有”的人大干部,在“四个机关”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努力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建设“政治机关”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把讲政治作为人大干部的看家本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维护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确保区委的决策部署得到有力执行。坚持重大事项、重大会议、重要决议、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请示汇报,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落实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襄州区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

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人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切实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月初明计划、月中重实践、月底再总结的衡量机制,坚持每月初印发党建工作提示,月底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明确目标和任务,不断增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建设“书香机关”

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建立凡会必学、督前必学机制,发挥领导干部、党员代表领学促学作用,“书香人大”的氛围更加浓厚。每年平均开展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20多次,机关专题学习20多次,举办学习专栏4期。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到老河口袁书堂纪念馆、枣阳黄火青纪念馆、区党史系列巡展学习革命先烈故事,到伙牌家风展陈馆学习优秀家风故事,弘扬爱国爱党精神和家风家训,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听听选民说说话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党组成员带头领办实事项目,帮助解决联系镇(街)、社区、企业的实际困难;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双报到”,助力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队协调资金10万元,帮助六房村和张伙村巩固发展成果,稳步迈向乡村振兴。

永葆奋进姿态,建设“实干机关”

队伍建设更有导向。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不断激励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在工作中创先争优。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干部提拔重用、晋升职级17人次,干部交流5人次;以平时实绩为导向,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评选出8名科级干部、两名科级以下干部为优秀;以党龄50年以上且一贯表现良好为标准,向14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导向,坚持评选“每月一星”12人次;以代表履职“五个一”量化考评为导向,评选表彰最美人大代表4名。

干部队伍执行有力。在助推乡村振兴上,开展了“何必东奔西走,游我彩画襄州”为主题的“代表带你游襄州”活动。其中,宣传推介农谷大道的视频入选新华社总部文创视频,在全国展播,有力宣传了襄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助力安全保障上,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以“双报到”“代表行动”为依托,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担当“服务员”“宣传员”“安全员”。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带头接种,挂图督战,切实做到应接尽接,及时构建免疫屏障,形成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坚持自我革命,建设“清廉机关”

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紧紧围绕“服务发展、提升效能”主题,立足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实际,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服务年”活动。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带头领办民生实事,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依法有效监督,持续跟进督办,推动政府民生实事办理,助推全区发展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执行情况执法检查和“人民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评选活动,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问题,推动全区首次监管智能化登记审批系统上线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扎实开展“清廉机关”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清廉建设,机关对每一笔开支实行“五审”制,大额开支坚持“三重一大”,主动接受监督。严格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做到认真筹划、目标细化、任务量化、责任硬化,切实提升工作质效。积极投身节约型机关创建,把节约理念贯穿食堂就餐、公务活动用餐、外出就餐、家庭聚会就餐等各个方面,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以良好的机关作风引领勤俭节约新风尚。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