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

■ 康 岩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更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注入新元素、开拓新境界。

保护是传承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古籍修复技术不断精进,古籍保存条件显著改善,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古籍保护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要学会向科技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做好当代古籍保护工作,科技的保护支撑作用十分重要。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智能化古籍脱酸增强装置可以对整本古书进行脱酸加固处理,让面临风化消失风险的古籍“重获新生”。江苏省以“江苏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为基础,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把各种古籍文化展览从线下搬到线上,让读者在“云端”就能感受中华古籍之美。

留存在中华大地上的古籍典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成为我们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把古籍典藏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古籍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促进古籍事业发展,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

■ 王庆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从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对家庭教育专门立法,其目的正是通过法治带动,让大家意识到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必须“依法带娃”。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首先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家庭教育要突出“以德为先”的鲜明特色,理直气壮、春风化雨地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

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也是孩子一生生命成长的底色。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广大家长必须牢固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多用一点时间、多花一些心思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毕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是最有感染力的教育方式。

有关部门要组织好对重点法律条文内容的宣讲解读,特别是要结合社会公众热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答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这部法律,真正拥护这部法律,真正践行这部法律,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南方日报》)

枕戈待旦,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 孟 哲

据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日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通报了2022年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以及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等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沿海地区防台风行政责任人名单,较往年通报时间提前了将近1个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在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尤为重要。对各级各部门而言,要时刻绷紧防汛抗旱这根弦,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压实扣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链条,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各项工作。同时,各地要统筹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抓细抓实各项措施。

责任重于泰山。通报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正是为了压实责任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防汛抗旱实践中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来源:人民网)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