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点亮“微梦想” 让幸福感“一击即中”

■ 周小琴

远处不时地传来几声犬吠,傍晚时分的农村一切显得寂静美好……然而此时此刻,在贵州省开阳县一村民家却热闹非凡,村民们围绕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交流发言,围绕农房风貌整治、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诉求。村党支部书记针对提出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并表示部分问题会后立马落实。(人民网)

听民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都是集聚人民的力量去推动和完成的。既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就应该探索工作法。征询民之所呼,而后才是政之所兴;只有搭建起群众“说、议、办、督、评”新平台,直面问题,去零距离接触群众,才能真正架起干群 “连心桥”,切实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

听民之所需。群众的事情,不是道听途说而来,不是在办公室冥思苦想而获,亦不是从汇报材料中深加工而得。要想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应该跟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民声,感受到货真价实的民意,为解决民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民之所想。群众有呼声,民意有诉求,只有切实了解根源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中心村建设农户参与不多,要问群众的顾虑是什么;老旧小区的改造,要去了解群众都担心什么……都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去向人民倾听、请教,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让惠民工作真正惠及民生,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查漏补缺、补足短板,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真正实现群众幸福的“一键直达”。

解民之所忧。服务群众的实际问题是什么、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听清楚了,问明白了,还需要广大基层干部与群众商量着怎么去改进和完善,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让老旧小区安上“幸福梯”、为垃圾分类实施“积分兑换制”、为乡风治理制定“村规民约”,这一些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方方面面,都应该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

小小的院坝会,是民声的“传声筒”,是民意的“发射点”,而广大干部在院坝会上去访民情、听民声,对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更有着深远的意义。收集群众的“金点子”,点亮群众的“微梦想”,就能让群众的幸福感“一击即中”。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