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个“没想到”见证天津市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 周思杨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人大代表在行动。在天津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天津市人大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履职足迹和动人的履职故事。

近日,在笔者的采访过程中,广大市民用三个“没想到”,反映了天津市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为民情怀。

没想到“新”代表爱解“老难题”

“路灯亮了,邻居们晚上出行有了安全保障,这都是孟代表的功劳!”家住天津市晨阳里社区的田奶奶一个劲儿地夸赞。

河东区老旧小区多,晨阳里社区有10栋居民楼,均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这里的2000多户居民一直有件“挠头事”:社区主干道曙光道延长线年久失修,“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身泥”,更让大家烦心的是路旁的路灯光线昏暗,还隔三差五就“罢工”。

2021年年初,天津市人大代表孟新通过向阳楼街的人大代表联络站,收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然而,要解决这个20多年的老难题谈何容易?因为老旧社区没有物业管理,这个“小问题”竟涉及市路灯处、城管等多个部门。对此,孟新在提出“为曙光道延长线更换安装路灯照明设施”的建议后,并不是一提了之静等答复,而是主动上门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区住建部门把这个问题纳入到民心工程老旧小区改造中,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百姓多年的路灯问题,还对坑洼不平的路面进行了整修。

小小路灯照亮了回家的路,更照亮了广大群众的心。

老难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而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孟新,虽然留给人印象文文弱弱,但这名本届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却偏偏爱碰这些老难题。她动情地说:“信任就是责任,‘兼职’更是本职!作为人大代表要不负人民重托,不畏艰难,勇于担当。”

自2018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孟新在调研民情、倾听民意的基础上,先后提出《关于天津站火车鸣笛报站噪音扰民问题的建议》《关于拓宽河东区泰兴南路延长线临池路的建议》等10余件议案建议,切实把“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要求落实到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之中,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没想到“明星”代表如此“接地气”

夏日的天津绿意盎然,天津工业大学路旁一角,曲径通幽,百花烂漫,吸引了不少市民在这里休憩聊天。据了解,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的“边角料”荒地,现在被改造成为充满生机的“口袋公园”。

如今,天津市这样的公园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这项“绿色工程”的发起者就是市人大代表刘智。

谈起刘智,他可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代表,群众把他当贴心人,代表们拿他当榜样。他是连续四届的市人大代表、连续五届的河西区人大代表,履职20多年,脚板沾满“泥土”,就喜欢一头扎在基层和群众之中。

“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就应当回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真正和群众心贴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这是刘智多年的履职感受。

为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他先后发放为民服务联系卡近万张,公开自己的电话、邮箱、传真,“全天候”倾听百姓呼声。据了解,仅2021年他就提出建议100余件,涉及67个办理部门。

“为民建言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所在,提建议要有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为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清、解决好,刘智始终保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较真碰硬劲儿。

前些年,天津站前一些出租车司机存在高价拉客和拒载现象,群众对此反映强烈,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对此,刘智多次深夜到天津站实地调研,还曾在手机拍摄违规问题时受到围攻。

然而,他并没有停止为民履职的脚步,连夜起草《关于加快治理天津站出租车拒载、高价拉客,影响天津大都市形象的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5条具体意见,并多次对市政府有关部门答复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察看,有力推动了出租车运营文明规范。

房屋产权证问题是群众的一件大事,也是代表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为解决好河东区中山门三段友爱南里1200多回迁户产权证问题,刘智3次提出建议,期间更是亮出“不满意”的红牌。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这个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拿着红彤彤的产权证,居民们激动地说:“刘智代表对群众的事上心、为百姓的利益较真,实打实是咱们的‘代言人’!”

没想到“企业家”代表如此“讲奉献”

人流涌动,地铁穿梭。在忙碌的地铁4号线和平路站的母婴室内,一名1岁左右的幼儿正安静幸福地躺在母亲怀里吸吮乳汁。“母婴室的建设体现了对哺乳期妈妈们隐私的保护和尊重,更传递了一个城市的文明与温度。”天津市人大代表支文章颇为感触地说。原来,支文章通过调研了解到,天津市母婴设施缺口较大。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相关政府部门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铁、A级景区等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迅速在津沽大地打造了一个个“爱心驿站”。

从深入调研到提出建议,再到推动落实,支文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作为天津支格雷蒙服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支文章深知,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然而他却有自己坚定的利益观:作为人大代表要有奉献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河北区王串场街道盛宇里91号楼和92号楼,由于管道老化多年无法正常供水,居民常常“等水下锅”。支文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居委会、街道一起奔波忙碌了几个月,最终解决了两栋楼17年喝水难的民生难题。

每年天津市两会期间,正是公司最繁忙的时候,然而“一切为履职让路”是支文章雷打不动的信念。会上,他总是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并结合工作报告就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代表建议。《关于多方位帮助特殊弱势人群的建议》《关于尽快出台学生教育准则的建议》《关于合理解决停车难的建议》……一条条建议见证了支文章责任担当。支文章常说:“人大代表不是专职但要尽职,要把代表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追求,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不计得失。”

爱民爱在心坎上,履职见诸行动中。支文章一路联系群众、一路奉献爱心,他不仅积极为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鼓与呼,还经常自掏腰包为民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在无私奉献中兑现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