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海州湾畔的致富“带头人”

——记江苏省人大代表王统扬

■ 本报通讯员 刘入兵

在今年1月下旬召开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副会长、连云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会长王统扬多次为“三农”工作建言献策。“自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我每年都会提出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意见建议。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云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我联合全市农民合作社互补互通,利用邮乐购、网上农洽会、政府采购及直播带货等方式把优质农特产销售出去,为农民兄弟解决了销售这一大难题。”王统扬说。

出生在海州湾畔——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刘郭村的王统扬,对“三农”有着很深的感情。早在2010年,王统扬就引进了SPF第一代南美白对虾苗,并从事其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该项目惠及了连云港市及苏北鲁南地区的3000多家水产养殖户,直接或间接带动2万多人从事水产养殖加工工作。他牵头成立的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现已吸纳20多家成员单位,社员人均年收入3.86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王统扬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还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王统扬牵头创办的乡土人才工作室被江苏省人社厅授予“王统扬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称号。

作为来自沿海渔村的人大代表,王统扬经常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池塘海边,与群众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并通过多种渠道把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上去。

当选人大代表后,王统扬单独或联名提出的18件代表建议,内容涉及乡村振兴、石化基地建设、农业风险防御机制建立、营商环境提升、农民合作社扶持、抗日山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等多个方面,均受到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多个问题得到解决。

今年,王统扬在江苏省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在乡镇开展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引导村的建议》。他建议通过对村民进行有规划地培训,选派退居二线的公务员到乡村担任“乡村振兴辅导员”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王统扬说,要树立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采取多种办法和激励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村民都积极热情、争先恐后地变成乡村振兴伟业中的主人翁。

王统扬是一名民间文艺爱好者,他注重传承和保护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他牵头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建“老海边”耕读馆,打造“文旅融合+非遗+乡村振兴”特色名片。王统扬还主持编写了《赣榆煎饼的传说》《沙光鱼的传说》《宋庄虾酱的传说》和《紫菜的传说》,出资拍摄了抗日题材电影《烽火抗日山》和《孤胆英雄宋继柳》。

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王统扬主动认领江苏省定贫困村的帮扶项目,出资为赣榆区城头镇的省定贫困村整修出村路。他坚持每年资助4名至6名困难家庭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12年间,共为62位优秀学生资助12.4万元。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