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代表履职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勤为民代言 乐为民解忧

——记湖北省枝江市人大代表向祖红

■ 本报通讯员 丁 俊

他手里干着农活、嘴里说着农事、心里装着农民;他脚下有泥、眼里有光、心中有信仰。他就是来自基层的湖北省枝江市人大代表向祖红。这些年来,他用心用情用力耕耘在董市镇石坪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以情报恩

愿做父老乡亲的“亲儿子”

现年53岁的向祖红出生于石坪村,高中毕业后,他在邻村泰洲村的小集市上开了一家门店,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靠着诚信、本分经营,他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了积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向祖红几经思考后,将门店加以改造,注册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300余户,同时设立28个统防统治村级服务站,聘请周边82名村民到合作社担任固定机手。2016年,当地遭受自然灾害,农民辛苦种植的水稻大幅减产,他便向受灾农民赠送了500多千克水稻种子、5000株各类瓜苗及2000袋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减轻村民们的经济损失。

当听说石坪村村民杨秀国正在为儿子的大学学费而一筹莫展后,向祖红默默塞给孩子5000元现金。2020年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向祖红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织生产了酸性氧化电解水5000多千克,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户,为一方父老乡亲护住了一片“净土”……

以技帮民

甘当农技服务的“扛把子”

向祖红常年为村民采购和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提供种植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并定期在各镇、村开展技术培训,从春耕备耕时的水肥管理到“双抢”农忙季的病虫害防控,几乎面面俱到。他还组建了两个微信群,线上线下同步为农户们提供技术指导。

向祖红牵头创建了枝江市柑橘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片,示范面积200公顷,辐射面积1333.33公顷,每年助农增收300余万元。“按照脐橙的植保技术方案,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及微量元素都加进去了,下次,我再配些你们带回去。”正忙着给村民小片区橘树配药的向祖红郑重地说:“我要当农技服务的‘扛把子’,用实用技术带领父老乡亲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真金白银。”

以言尽责

敢为乡村振兴“亮嗓子”

作为已连续当选两届的枝江市人大代表,向祖红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针对枝江市畜禽规模养殖方式粗放、废弃物处置滞后等问题,向祖红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大农村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力度的建议》,推动市政府迅速出台《枝江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生物发酵床和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两种治污模式,并制定“以奖代补”政策补助标准。

2021年,向祖红敏锐察觉到,当前存在一些农民因种田利润微薄而不愿意种粮的现象。他在当年召开的枝江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大声疾呼:“全市粮食种植经营主体正面临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高、基础设施投入大等问题,请市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企业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他提交的《关于加大对粮食种植经营主体扶持力度的建议》,对粮食经营主体给予扶持和补贴。

近年来,向祖红领衔提出的《关于对道路行道树换植的建议》《关于加大虾稻共生田块租赁监管的建议》《关于支持建设工厂化育秧中心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均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向祖红总是多方奔走、大胆“吆喝”,在市水稻机插秧暨侧深施肥现场观摩会等场合,大力推介枝江“三农”经验,成功吸引了多家企业前来投资。他与陕西永汇新世纪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项目,预计投资7500万元,将极大地推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及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块田要种出生机、种出效益,广大农民要既会生产、又懂经营,创造更高的附加值。”站在稻穗间的向祖红望着即将被流转的农田,铿锵有力地说:“我有信心也有决心,通过为民代言‘亮嗓子’,带领乡亲们跑出农业发展的‘加速度’。”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