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驻村办实事 小事暖人心

——记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大机关驻伙牌镇张伙村工作队“三件小事”

■ 本报通讯员 海 晶 李海英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伙牌镇张伙村,是区人大机关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重点服务对象。自2021年8月驻村以来,区人大机关乡村振兴工作队以村为家,与村里干部和群众一同努力,坚持以村庄绿化美化为突破点,从小事做起,将人居环境整治、绿色产业、生态环保有机结合,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践行为民服务本色,擦亮生态底色,增添发展亮色。

“再不及时浇水可就全完了!”

今年的6月,尤其的干燥炎热,十多天滴雨未下。张伙村今春在西山坡地刚植下的300多亩湿地松、香樟、冬青、银杏等绿化苗木8万多株,被火辣的太阳炙烤着,棵棵都低着头。山坡地地势偏高,无法及时输水灌溉。眼看着辛辛苦苦建立起的苗木培育产业就要“付诸东流”,无奈之下,张伙村支部书记韩晓华只好狠下心给正在住院的驻村工作队长队长董峰打了个电话:“董主任,能否帮我们想想办法,再不及时浇水可就全完了!”董峰安慰道:“别着急,我来想办法!”

考虑到自己曾在交通战线上工作过多年,董峰立即与工程队联系,得知区公路局正在伙牌施工后,他顾不上自己还在医院,亲自到施工现场协调。最终,协调工程队调拨一辆洒水车,在早晚分别运水一次,每次20吨。就这样,从6月16日一直到21日,直到旱情缓解。

“垃圾桶来的真及时啊!”

7月7日早上7点,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英子姐,100个垃圾桶已经到啦,9点钟你要亲自到现场监督安装。”

“没问题,马上到。”

这是张伙村书记韩晓华与区人大机关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李海英的一通电话。

电话中的事虽小,却解决了张伙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就像韩书记说的那样:“垃圾桶来的真及时啊!有了垃圾桶,大家的生活垃圾就不会乱扔。老百姓们一起参与到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就能养成自主打扫的好习惯。”

原来,襄州区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在6月的一次走访调研中,得知“村里垃圾桶短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荒山绿化、产业发展不是梦

张伙村靠近小清河流域,属丘陵地貌,全村现有人口2206人,耕地8315亩。早在2019年脱贫期间,张伙村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把原来以旱作物为主的农田模式调整为水田,并在村内小清河沿岸新修两座提水泵站,依靠清河的水,发展优质稻米产业。

然而,由于绿化不足,加之西高东低的地理条件,张伙村水土流失严重,两个泵站常被淤泥堵塞,导致村里陷入“见水用不到水”的窘境,稻米产业受到威胁。

区人大机关工作队上下协调,多次邀请区水利局水土保持专家到现场察看,最终争取到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在张伙村落地,前期泵站清淤治理费用4万元也得到了解决。张伙村老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我们的稻米有救了。人大工作队是真心为我们办实事呢!”

张伙村的村民都知道,村庄有两大梦想,建设小清河湿地公园和实施荒山绿化,恢复自然生态。襄州区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以村为家,用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与张伙村一起,奋战在实现梦想的乡村振兴之路上……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