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 日前,在2022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薛虓乾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资金总量约4万亿元。
薛虓乾表示,根据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约4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3.992万亿元,下达比例为97.9%,具备条件的资金已全部下达,尚未下达的主要为据实结算项目。地方财政已将3.625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0.8%,促进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人社部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
本报消息 日前,人社部发布上半年就业形势有关情况,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符合时序进度。从各地情况看,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务完成快于时序进度,但受局部疫情影响,3个省份进度偏慢。城镇调查失业率阶段性走高后出现下降。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5%,处于较低水平。4月份为6.1%,受疫情影响走高,5月份为5.9%,有所回落,6月份进一步好转。
央行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省市
本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4个地方取消了白名单限制,并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
邹澜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在试点地区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会同各参研机构,扎实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稳步扩大试点测试范围,持续创新特色应用场景,延伸数字人民币服务触角。围绕稳经济大盘这个大局,数字人民币通过智能合约等特色功能,在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中积极发挥作用。
据介绍,截至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约830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456.7万个。
水利部
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本报消息 水利部近日出台《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组织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母亲河复苏行动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两大问题,从各地的母亲河做起,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分级负责,一河(湖)一策,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本次行动重点关注三类河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河湖;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母亲河,在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中地位突出,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或发挥重要影响的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修复措施合理、可操作性强、修复效果显著的河湖。
河北
提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本报消息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若干措施》,全面提升河北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其中,围绕全面提升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若干措施明确,各级各部门能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业务办理的,不再单独建设系统,与政务服务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初审、立项时,项目建设部门应当征求同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和平台管理部门意见。完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使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实现“一号服务、全网漫游”。建设省、市一体协同的政务大数据体系,按需归集各类政务数据。完善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满足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等重点领域以及人口、法人、地名、信用等普遍性数据需求。加强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强化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确保政务网络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