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简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简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举办首届“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简称“大会”)。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超1.94亿吨,远超同期欧盟及韩国市场成交量,位居全球碳市场首位,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人民币。
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达99.5%,成交均价42.85元/吨。
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指出,全国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的作用初步显现,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下一步要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交易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提升市场相关参与方的综合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