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杜广成
日前,辽宁省锦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举措,也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全新实践。
直面问题闭环监督
再次询问显担当
新一届锦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总要求,创新监督方式,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了提质增效。
锦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对上一次专题询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时,发现主要问题高标准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难点、堵点问题解决不彻底,个别行业领域治安监管缺失,推进合力不够等问题。常委会讨论认为,审议意见不能“一发了之”,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也不能“一报了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只要问题不解决,监督就不能停步。落实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总要求,必须在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形成监督闭环,做到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委高度重视、群众普遍关注,理应成为监督重点。常委会决定,再次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并作为年度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
凝聚合力强化落实
打出监督组合拳
针对合力不够的问题,锦州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各专门委员会协同联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议题确定后,市人大常委会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常委会四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监察司法委等五个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专题询问准备及组织实施工作。四位分管副主任分别带队,五个专门委员会群策群力,结合分管工作,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政府部门及重要领域,综合采取听汇报、看现场、搞座谈、查问题、寻对策等方式深入调研。在3个月20余次的走访调研中,调研组坚持计划调研与随机抽检、集中座谈与个别走访、政策解读与明察暗访、调研与推进落实相结合,打出监督工作“组合拳”,凝聚了强大的监督合力。
市人大还召开由市公安局、住建局、交通局、教育局、司法局、财政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问题交办会议。就调研、视察过程中梳理排查涉及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警务建设、重点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公共交通安全管理、零担货物运输监管、平安医院建设、平安校园建设、财政资金保障等9类21个具体问题,进行“对号入座”,一对一交办认领,理清落实责任。推进零担货物运输监管、校园安全、经费保障等六类问题解决。对智慧安防小区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需要长期推进解决的问题,明确了落实目标和落实计划措施。
此次专题询问一改以往听取审议报告、提问答询的传统模式。专题询问会场直接设置在公安局指挥中心,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结合指挥中心各功能模块设置,现场随机点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直观显现,问题清晰可见。专项工作报告采取专题片、PPT、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清晰直观地反映了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步工作打算。11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聚焦上次专题询问重点问题落实情况和本次调研视察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发问、不时追问。市公安局等7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应询,答问之间形成了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
健全机制持续深化
跟踪问效利长远
锦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以刚性监督推动审议意见落实,以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市人大将督促整改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构建“监督—整改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全链条闭环监督体系。对常委会审议意见坚持跟踪问效,对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回头看”,抓住落实不力环节,通过再调研、再审议、再督办,实现对监督结果落实情况的再监督,构建全链条监督闭环,务求审议意见落到实处。杜绝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 “一报了之”“一听了之”,有效避免“会议落实”“纸面落实”和“口头落实”的问题。
接下来,锦州市人大将专题询问情况、取得的成效、综合调研报告、存在问题及任务清单等进行综合汇总,形成工作专报,专题向市委报告,交政府落实。下一步,将对照任务清单持续跟踪监督,适时开展满意度测评、质询等刚性监督方式,实施再监督,推进政府再落实,形成监督闭环,增强监督实效,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高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