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贺 佳) 8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发布会,也是省人社厅专场新闻发布会。省人社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
坚持就业优先,着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局势保持稳定。2012年至2021年,全省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3.56万人。就业结构更加优化。2012年至2021年,全省大力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59万人次。城镇从业人数占比由2012年的38.11%提高到2020年的57.6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由2012年的38.6%,优化为2020年的50.4%。着力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截至2021年末,全省农民工总量达到580万人,比2012年增长112.2万人。深入实施培训就业扶贫行动,2016年至2020年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近42万人,完成5年行动目标140%。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10年间累计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71.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5.92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大力建设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全面推广零工市场建设经验,完善劳务协作站、省外劳务服务站设置,全覆盖设立乡镇、街道就业服务站。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面规范实施运行,首批纳入全国统筹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全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创新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社保待遇水平持续提高。2012年到2021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1868元提高到3313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水平由55.68元提高到161.52元。失业保险金标准、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水平等稳步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更为便捷。大力推动“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社保卡基本实现省内人人持卡,103项人社服务“掌上办”“移动办”,64项人社服务“一网通办”,83项电子社保卡属地服务全面应用。推动社会保险数据共享、提高缴费便利度工作,受到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人才活力。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取得新突破。截至2021年年底,全省专技人才总量达到208.74万人。选拔培养“两院”院士2名,院士后备人选1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86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440名,省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377名。先后设立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128个院士工作站。技能人才队伍逐步壮大。2021年年末,技能人才总数达到500.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从2012年的15%提高到了29%。
强化综合治理,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用工更加规范。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计划。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17条,在全省部署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专项行动。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有力。10年来,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强化欠薪源头治理,狠抓制度落实,依法严肃查处欠薪行为。全省通过立案查处和协调处理欠薪案件6.43万件,为61.7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65亿元,欠薪案件动态清零,欠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根本扭转。在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山西省连续四年获得A级的优秀成绩。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