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法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业、严谨、创新,上海有这么一支反垄断中坚力量

“火出圈”的行政处罚书背后

■ 金旻矣

2021年,一份针对“食派士”外卖平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迅速“出圈”,让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全文逾1.5万字并有多张图表、运用多个经济学工具及模型、率先对新经济领域“二选一”垄断行为进行解读……这份“教科书式”的处罚书,让这一省级反垄断执法领域的标杆案件浮现在大众眼前。

出具这份处罚书的,就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和价格监督检查办公室(以下简称“反垄断办”)。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而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支21人的团队就以“专业、严谨、创新”的姿态,活跃在反垄断、公平审查及价格监管等领域,依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率先办理标杆案件

处罚书“出圈”的背后,是反垄断办主任王峥及团队成员马敬、万广亮、周洁茜、吴昊等人无数个否定自己、推翻重来的日夜。“接到投诉后的‘黎明突袭’,我们为固定证据,在对方公司从清晨待到深夜,翻台账、复制手机和电脑数据,光消费者点餐数据就用A3纸打印了4000多页。”王峥回忆。

分析数据阶段更为艰难。此案的创新在于领域新、方法新、模式新,难点则在于互联网领域相关市场的界定,界定得越精准,逻辑就越严密,分析工作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借助“智囊团”,市场监管部门创新运用多种调查分析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经济学分析、消费者市场调研等方式,在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滥用行为竞争损害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翔实的分析论证。

把理说透,被罚者才能心服口服。当时“平台二选一”案件并无先例可循,团队摸着石头过河,办案过程中多次陷入绝境。但大家并未放弃,一旦走进死胡同就逼自己再学习专业以外的知识。一级主任科员吴昊本是国际经济法硕士,为了办案,他阅读了许多统计学方面的书籍,多次和专家“智囊团”一起研究分析具体方法。

历时一年半,该案终于漂亮结案,还入选市“十大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侯利阳表示,“此案在新经济领域开了先河,对于平台经济领域相关市场的界定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引入了大量的经济学分析,并将办案模式总结为‘三步走’,即界定相关市场、分析涉案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分析是否具有排除或限制竞争的效果。”团队也因此获得了成长,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反垄断办案模式。按照这一模式,团队又成功办结了2件医药领域的反垄断案件。

首次评估竞争环境

今年8月起,反垄断办新增了一项职能。配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委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华东六省一市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简易案件进行审查。华东地区经济活动活跃,并购案件数量也列全国之首,团队比之前更忙了。

“我们会严格高效完成审查,支持好上海企业的发展。”在一场小型座谈会上,王峥向上海某企业相关负责人送达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的立案通知。随后,王峥又拿出了几本合规指引小册子,包含配合反垄断调查指引、经营者集中案件申报名称指引、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申报指引等。原来,为了将厚厚的法律文本“读薄读通俗”,甚至“一图读懂”,团队已编撰多本手册,甚至还翻译成英、德等语言,让数万家企业从中受益。

今年,团队还联合了长三角省市的同行,对长三角绿色生态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区域竞争环境进行评估,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旅游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应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而政策、标准的一体化,商品、要素、人才的自由流动至关重要。”王峥透露,团队为此发放了多份调查问卷,开展了多次会谈。11月中旬,项目已进行了初评,不久报告就将出炉,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针对区域竞争环境进行评估。

监管价格服务民生

价格,是经济的晴雨表,也与民生息息相关。今年,团队组织开展的“美发行业阳光价格行动”,被市委依法治市委列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市级“人民群众最期待”实事项目之一。

11月中旬,王峥与队员们来到南京西路上的沪上美发行业老字号“华安美丽馆”进行“执法回头看”。馆内价目表上,总监、首席、资深等人员的照片、职级与美发价格一一列明,短发、中长发、超长发的服务标准与价格也有标出。负责人忻蓓箴表示,店内已实施“小额余款即退即付”制度,当消费者退卡的余额不超过100元时,可当场获得退款。

据悉,阳光价格行动采取“4+2+1”举措,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型长效监管机制。通过十多次的走访调研、收集市民举报投诉、召开座谈会等,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市民需求,制定细化条款,要求经营者明码标价。同时,指导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涉及本市369家门店)联合编制《美发行业价格行为规范》团体标准。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指导协会在全国首创“小额余款即退即付”制度,并设立“未消费免责退卡”制度。今年8月,《上海市美发美容行业价格行为自律公约》发布,目前已有45家企业签署参与。

(据《新民晚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