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改出新风貌 改出群众“幸福感”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助推老旧小区改造侧记

■ 本报通讯员 任雪梅

农耕文化长廊、粮食文化壁画,长条椅、四方桌、儿童滑梯、跷跷板,孩子们在一旁欢快地嬉戏,三五居民围坐树下话家常……晚春时节,暖阳高照,走进四川省宣汉县蒲江街道国峰花园小区,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人爽心悦目。三年前,宣汉县城老旧小区众多,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道路破损、外立面墙漆剥落、飞线凌乱、车辆乱停放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宣汉县政府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强力整改,不到三年时间,老旧小区“改”出了新风貌,“改”出了群众的幸福感。

问需于民

“真调研”出“实建议”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0年以来,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和监督对象。由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现状,并向居民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这一惠民政策。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通过入户走访、议事会等形式,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问题反馈和建议意见100余条,切实为民生谋策、民需发力,促进整治提升。

每一条建议背后,是人大代表的调研走访,也饱含着居民们的殷切期盼。“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代表的责任和工作动力。”县人大城环资委负责人说。县人大常委会明确专人对问题和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并迅速反馈给县政府和相应部门实地核实和整改。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宣汉县城区老旧小区专项改造规划(2020-2025)》,对东乡街道、蒲江街道8个社区、121个老旧小区分5年提升改造,改造面积约37公顷,总投资约5.8亿元。目前,已完成60个老旧小区,7490户改造,加装电梯236部,昔日脏乱的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问计于民

“强监督”出“加速度”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加大监督力度,注重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多问计于民,明确监督重点,提升人居生活环境和品质,推动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实。”在调研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牟雄强调。

为把民生实事办好做实,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前公示、中监督、后回访”居民全过程参与机制,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制作发放“老旧小区改造义务监督员证”,组建居民监督小组,发挥人大代表“调解员”“宣传员”作用,让每一个改造项目都写满民意、汇聚民智、赢得民心。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监督项目,实行清单交办、清零整改“两清”闭环督查;打出专题视察、专题询问、专项报告、专项测评监督“组合拳”,时刻关注老旧小区改造进展情况;发出问题清单11次,明确整改事项136项,每半年对交办的内容进行“回头看”,督促办理部门逐项整改、逐条清零;每年组织两次代表视察,代表近百人次参加,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并针对进度稍显滞后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将人大的监督职能体现在每个环节。

“有了人大代表的全过程监督,施工方不敢有半点马虎,不但提高了工程质量,还加快了改造的速度。”县住建局负责同志介绍说。截至目前,人大代表们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时间节点、投融资模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难点难题提出了15条意见建议,实现监督提速,使宣汉县城老旧小区改造跑出了“加速度”。

问效于民

“齐治理”出“新幸福”

路畅了、巷美了,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小区环境由“旧”到“新”,道路由“堵”到“疏”,楼院由“乱”到“齐”,这些都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给居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宣汉县人大常委会不但关注硬件提升,更注重居民参与热情的激发,探索“人大代表+社区治理”新模式,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小区自治中,激发居民参与小区自治的热情,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国峰花园小区建立了小区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引导小区业主积极参与,定期召开议事大会,畅通业主、辖区人大代表、业主委员会和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共商共议小区公共事务,配合街道推动网格化管理向小区拓展,全覆盖选优楼幢长,推进社区网格员工作下沉,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小区公共秩序,助力小区精准治理。

东乡街道花园社区下城壕小区针对小区治理需求、业主日常诉求,探索搭建小区自治平台,成立了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为主体的“四方协商议事会”,完善居民公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章程,引导居民共商共议,解决矛盾和问题,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实现了大小事情有人管有人办。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我们还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给居民楼加装了电梯,这样更加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出行。”宣汉县住建局住保股负责人说。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还探索“一老一小”小区服务新模式,打造5分钟服务圈,聚焦老人、儿童两大群体构建邻里自治新生态,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如今,只要行走在宣汉县城的大街小巷,一步一景,无不让人感受到现代文明城市的强劲脉动。“宣汉老旧小区改造,简直是改到了我们群众的心坎上了,我们生活在这里很有幸福感!”不少市民感慨地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