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 振 (江苏)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突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在推动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铜山特色的品牌亮点。
架起“连心桥”,在畅通民情民意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铜山区人大常委会把“让人民选择、听人民心声、为人民代言”作为履职根本。一是坚持代表民选,强化提前调研、营造氛围、上下联动,统一印发各类公告、制作微视频,动态推送信息,最大程度提高选民知晓率。坚持定点登记、上门登记、网上登记三措并举,开发选民登记系统,通过扫描身份信息,自动生成选民证,提高选民登记率。坚持规范投票站设置、规范投票选举程序、规范流动票箱管理,严把选举“投票关”;坚持公开化计票、人性化计票,严把选举“计票关”;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督导在先,严把选举“纪律关”。二是坚持民声我听。修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办法》,推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代表、群众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人大代表重点倾听乡贤、产业带头人、困难群体心声。在联系内容上,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群众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贯彻落实等,动态安排联系重点。在联系方式上,采取走访、座谈、信函、小组活动等方式,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推动人大代表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坚持民事民提。健全完善代表建议“提得好、理得好、办得好”“三个好”工作机制。“提”的环节,组织代表根据个人从事的工作和关注的问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清实情,提出意见,达到代表建议“不是群众呼声不提交、没有针对性措施不提交、不切实际难以落实不提交”。“理”的环节,与相关部门一起,对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建议列入来年民生实事项目编排;涉及政策和发展等层面的意见建议纳入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议题;一般性意见建议进行分流交办。“办”的环节,建立“主任领衔、区长领办、工委督办、代表参与”办理督办机制,完善转交、承办、督办、答复、反馈、评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
画好“同心圆”,在汇聚民智民力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站稳群众立场,汇聚群众智慧,才能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坚持民事民商。围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地方立法建议,建立人大协商机制,对协商事项范围、协商程序、协商结果运用予以明确。2023年以来,一些镇街人大把协商议事场所从代表工作家(站、点)搬到了广场、长廊、田间地头,组织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专业人员等对群众关注的城镇规划、文化广场建设、垃圾分类、村民公约等问题深入协商,寻求思想的共同点、利益的交汇点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事众人商”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民事民议。发展“新路子”、财政“钱袋子”和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既是党政所急,也是民心所盼,必须尽其所能汇聚群众“金点子”,传递“好声音”。坚持网上网下征题,深度研讨定题,先后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工业产业链布局优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视察调研,工作中注重深入实地调查、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注重组织代表和群众参与,及时把群众建设性意见建议提供给区委、区政府。连续四年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推动国有融资平台逐步融入市场有序运营。三是坚持民建民享。把代表工作站建在发展前沿、矛盾一线、产业链上。突出“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对全区28个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管理上重点指导,资金上适当补助。优化整合教育、医疗、农业、文旅、工程机械5个行业代表联络站,随时随地收集群众心声。建立涵盖经济、法律、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人大咨询专家库,“一对一”与代表“结对子”,共同探讨改革发展稳定对策。
当好“主人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尊重群众意愿,体现群众意志,才能持续激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一是坚持民事民定。在决定使用山林红线保护区林地重大事项中,铜山区人大常委会把充分征求和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贯穿于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决策前,了解掌握政策,一线走访座谈林地周边群众,开展网上意见征集,召开评估论证会、现场征询会,倾听民意,汇聚民愿;决策中,人大常委会集中听取报告,围绕事项的可行性分析对比、权衡利弊,逐一审议发言,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决策后,及时追踪、检查、评估,督促相关部门将决定落实落地。二是坚持民事民办。坚持“把好的项目精选出来,将选出的项目落实下去,让落实的项目惠及于民”的原则,健全完善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办理、反馈测评等工作机制。项目征集与代表意见建议、与党委中心工作、与群众的期盼诉求结合;项目确定采取“群众提、代表议、大会投票”环环紧扣;监督落实采取人大代表参与的政策、进度、资金、质量、安全等全过程“五维联督”,做到“发现问题不整改不放过,落实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整改结果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项目评价坚持“群众评、代表评、大会评”层层递进。三是坚持民事民治。把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对制度的相关内容和形式进行丰富完善,组织议政代表听取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重点项目安排及执行情况的通报,对街道和部门工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研究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