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立足“小平台” 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文章”

■ 王跃军 (山西)

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山西省高平市马村镇人大创新“413”工作方法,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的建设和运行,不断丰富人大代表履职内涵,让民情、民意、民智贯穿代表工作“全过程”,通过“小平台”书写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大文章”。

“4+1”建好群众家门口的代表联络站(点)

马村镇人大实施组织架构迭代升级,搭建“4+1”履职平台,实现了代表服务选民全覆盖、服务民生全覆盖。

“4”即四个人大代表联络点。2021年,马村镇人大根据方便代表履职原则,按照选区划分、代表分布情况在全镇规范设立了4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在每个联络点,代表信息和相关工作制度跃然墙上;代表接待区、代表学习区、代表履职台账区等工作区域规划整齐。

“1”即镇区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2022年,马村镇人大按照“四个一”要求,以建设“三型人大”为目标,加快数字化、信息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创新打造了“智慧人大”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平台”运行。将联络站日常工作与线上平台搭建相结合,将原有的代表约见、代表档案、群众留言等多项功能整合到云平台,让代表有批评、意见时,能随时在平台反映;让选民进站了解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并通过留言端为代表留言,给建议办理点评。

“3步走”变问题清单为履职清单

马村镇人大“三步走”工作法(群众反映,点上收集;站上梳理,提出建议;移交转办,政府实施)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认真收集民意,切实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

群众反映,点上收集,让群众呼声更清晰。小站点成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触点。人大代表进代表联络点接待选民,能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站上梳理,提出建议,让代表发声更有力。马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一事一册一走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点在基层一线的作用,整理各联络点收集的问题并以代表进站接待人民群众活动为契机,积极建立群众建议意见办理册,结合代表日常工作开展专题走访,详实记录意见办理全过程,确保真正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移交转办,政府实施,让建议办理更高效。马村镇人大积极探索人大代表约见制度,完善代表监督机制,积极推进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作用的发挥,马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建议办理情况制定建议督办工作计划。

今后,马村镇人大将以开展“优秀代表小组”和星级联络站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夯实“413”工作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搭建好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在守正创新中推进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