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石小娟 秦 峰
经过人大代表、行业专家近两个月的调研,一份《关于池州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情况的调研报告》摆到安徽省池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的案头。这份高质量的报告以详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合理的意见建议,受到了被调研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更是交口称赞。
近年来,池州市人大常委会以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守好国有资产的“家底子”、把好政府债务风险的“关口子”、为党委政府贡献“好点子”为抓手,推进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为助力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管好人民的“钱袋子”
政府花钱,首先要有预算。但是,每年年初召开的人代会议程多、日程满,部分人大代表对预算草案可能存在“看不懂”或“审不上”等问题。
为此,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机制,开展代表预算审查培训,充分保障人大代表对计划和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023年市人代会召开前,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召集部分人大代表和专家对预算计划草案进行初审,发现市直部门预算与投资计划存在不衔接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反馈到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及时采纳意见,调整预算,使项目及资金安排更加合理。市人大常委会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部门预算审查充分体现了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审接待、购车、出国(境)等一般性支出,今年预算三公经费较2022年压减6%,信息化建设及运维经费压减13.5%。
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重大项目实施,抓好政府投资项目跟踪检查,及时分析掌握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年度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情况,每季度发出一份跟踪检查报告。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还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时对市直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提高监督水平和效率。
守好国有资产的“家底子”
全市国有资产财富有多少?家里“底子”厚不厚?政府怎么管?池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国有资产审查监督,将国有资产晒在“阳光”下,让公众看到全市国有资产的“明白账”。
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自然资源及市属金融企业“四大资产”是池州市国有资产的“家底子”。为了管好用好这些资产,让这些资产发挥最大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5年规划,分年度安排监督议题,持续强化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促进有效发挥国有资产核心功能。2022年重点监督国有企业资产,2023年则突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监督。
在国企资产管理情况调研中,调研组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部分国企亏损额较大、部分国企存在资产闲置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负责同志告诉笔者,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在2022年开展国企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中共发现15项需要重点落实的问题,今年还在持续跟踪、逐项落实。
把好债务风险的“关口子”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等多个方面。池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政府债务问题,全市已经连续四年超时序完成债务风险化解任务。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适度的举债。因此,用足用活政府债券就成了人大财经监督的重点。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10大领域,积极抢抓政策“窗口期”,深入跟踪项目谋划前期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储备、入库”项目两张任务清单;坚持合理有效举债,促进投入“快见效”,尽快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2023年1月至6月,池州市初步筛选谋划储备项目183个,入选财政部审核通过清单17个,入选国家发改委反馈清单项目96个,累计发行专项债券项目31个,发行债券资金17.63亿元。
除对政府债务法治化监督外,市人大常委会运用联网监督系统,针对项目收入状况开展分析,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防范潜在还本付息风险,督促市财政部门通过统筹预算资金、超收收入、争取再融资债券、出让存量资产资源等方式,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
为营商环境贡献“好点子”
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听到不少企业反映,池州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个问题,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在认真研究吸纳苏州市等长三角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走访相关企业、园区,重点了解不同市场主体的建议和诉求,广泛听取市、县区职能部门以及企业界人大代表的意见,突出“小切口”,制定通过了《池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10月1日起实行。条例针对营商环境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刚性规定,形成了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
据了解,2022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展多项重大调研活动,形成了产业基金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八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接自贸实验区联动发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市本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情况调研报告、池州政策性融资担保情况的调研报告共6份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均以议事意见形式交市政府有关部门落实,不断开创人大财经监督新局面,助推现代化池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