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式”并举 开创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

■ 许志东 (黑龙江)

黑龙江省富锦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监督的职责定位,丰富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机制,采取“靶向式、备课式、深入式、跟踪式”监督,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

突出重点 开展“靶向式”监督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总基调,坚持对重点工作实施靶向监督,提升监督的精准性。聚焦经济发展开展监督。依法做好预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加大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力度,放大监督综合效应。全面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发挥公共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进行专项视察、调研,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助推项目建设进展。聚焦民生福祉开展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关心的养老、教育、卫生、交通、安全等民生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富锦市20件民生实事监督,推动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双提升”。聚焦公正司法开展监督。聚焦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堵点,以座谈形式听取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对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检查,进一步服务企业发展。

强化学习 实行“备课式”监督

强化监督人员专业素质,实行学法、学业务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学思践悟、学用结合,努力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夯实理论基础。建立“专家型”数据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人才筛选,建立人才专家库,为执法检查提供专业保障。建设“学习型”机关。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在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业务大讲堂”,建立健全每周五学习制度,学习内容20余种,各委办主要负责人结合分管业务提前“备课”,走上讲堂,亲自授课,全方位提升知识储备,打牢依法监督的基本功。打造“专业型”队伍。常委会会议前,组织参会人员集中学习与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审议前先学法,审议中运用法。执法检查前,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辅导,提升法律素养,确保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实,实现有法可依、依法监督。

调研走访 推行“深入式”监督

立足本市发展现状,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精准确定营商环境再优化、道路交通安全、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3个调研课题。调研前“面对面”。制定调研方案,提前下发通知,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交流情况3次,既听取“一府一委两院”和相关部门的汇报,又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多层面了解情况,多角度获取信息,多渠道掌握状况,为形成有价值、有质量、有可行性的调研报告奠定基础。调研中“心贴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调研组扑下身子,到行政服务中心、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民生工程现场等地和群众“近距离”交流谈心29次,发放调查问卷300余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调研后“实打实”。对调研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与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找准根源和症结。

建议办理 落实“跟踪式”监督

代表建议就是群众心声,办理代表建议,推进的是民生实事,破解的是发展难题,人大常委会高效推进让建议“落地生根”。精准分类,高规格交办。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由常委会人事工委筛选分类,召开由市政府及建议涉及的相关部门参加的建议交办会,提出高点谋划、高位推动、高质办理和高效督办的具体要求。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业务处室负责人牵头的三级领导机制,对涉及事项比较重大、解决难度较大的代表建议,由“一把手”亲自组织、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开展质询,高标准答复。对部分委员联名提出的质询案开展质询,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现场答复,并采取无记名方式对质询案答复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若综合评定为不满意的,要进行再次答复。通过质询,“询”出症结,“询”出效果,“询”出执行力,让监督更有“刚性”。为避免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出现“重答复轻落实”或“只答复不落实”现象,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富锦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办法》,每年两次听取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并到现场督查,责成人大相关委办根据职责和所承担的建议,督促办理情况。对办理和落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对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只答复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截至目前,跟踪督办代表意见建议113件,有效推动建议办理答复和落实“双满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