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各级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根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组织开展了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围绕代表建议的办理过程、答复内容、办理成效三个重点方面,确定了总体要求、工作内容、方法步骤和组织保障,细化了每一阶段需要开展的督办任务,形成了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方案。各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办理与加强本单位职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代表建议的有效转化,制定出台了一批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问题和民生实事。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形式,是宪法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办好代表建议,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2023年4月至9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成立6个督办工作组,26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全程参与,开展了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对661件代表建议进行全覆盖全过程跟踪督办。截至8月底,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已全部在网上办理平台完成了满意度测评,对办理过程表示满意的占92.9%,表示基本满意的占6.9%,表示不满意的占0.2%;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的占90.3%,表示基本满意的占9.5%,表示不满意的占0.2%。为何要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取得哪些成效?有哪些启示?日前,本报记者对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副主任乔书平进行了专访。
落实“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创新举措
记者:启动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的初衷是什么?
乔书平:一件件来自基层、来自实际、来自群众的建议,凝聚着代表们的智慧和心血,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展的真切期盼。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各级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
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661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更好地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根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代表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组织开展了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是落实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创新举措,是避免“重答复、轻落实”现象的有效举措,对于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和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研判,结合贯彻落实河北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了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的重点督办内容,涉及36个承办单位、56件代表建议;省人大8个专门委员会结合工作职责,确定了34件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省政府办公厅认真研究梳理,明确了15个重点事项开展“开门办案”,涉及代表建议33件。
全覆盖全过程专项督办
记者:专项行动期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哪些效果?
乔书平:围绕代表建议的办理过程、答复内容、办理成效三个重点方面,我们确定了总体要求、工作内容、方法步骤和组织保障,细化了每一阶段需要开展的督办任务,形成了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方案,按照重点督办内容成立了6个督办工作组,由26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组成。
6月至8月,各督办工作组在组长带领下,邀请提出相关建议的代表共同参与,就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先后赴石家庄裕华区、鹿泉区、栾城区、高新区、正定县和邢台清河县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各督办工作组认真听取省发展改革委等9个单位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全面检查代表建议办理制度落实情况,从提高建议答复规范性、加强与人大代表沟通联系、提升办理工作实效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0余条意见和建议。
在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河北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省政府督办部门充分发挥督办主体作用,与专项行动相互呼应。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协同省政府办公厅督促指导相关承办单位,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地下水超采治理等重点事项,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开门办案”活动10余次,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和答复事项落实。省人大财经委在督办“关于简化对外投资审批流程的建议”办理中,组织赴省商务厅进行专题调研和协调督办,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了进一步简化企业境外投资备案手续的措施。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围绕重点督办的建议,邀请人大代表到衡水、邢台市开展调研,对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将加快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等8件养老领域建议进行集中督办,听取承办单位工作汇报,征求代表的意见建议。省人大农委、省人大民侨外委围绕重点督办的建议,分别邀请人大代表赴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座谈交流。省人大法制委、监察司法委和教科文卫委也通过电话、实地走访、专题调研等形式,督促相关承办单位高质量完成建议办理工作。
各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办理与加强本单位职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代表建议的有效转化,制定出台了一批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问题和民生实事。通过代表建议网上办理平台反馈情况看,有72名代表在对办理工作表示满意的同时专门留言给予充分肯定。如,李欣华代表反馈:省水利厅积极研究采纳其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衡水等地引调水支持力度 推进全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建议”,计划采取编制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大力推进水网工程建设、开展河湖清理整治等有力措施,深入推进全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五方面再发力 建议办理更高效
记者:通过专项行动发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如何改进完善?
乔书平:通过开展代表建议全过程督办专项行动,我们发现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同人大代表沟通联系不够密切、主动,“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回访”的工作要求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与代表沟通联系的形式较为单一;二是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一些承办单位对建议反映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相关情况掌握不够全面具体;三是部分代表建议答复不够规范到位,对建议没有逐项进行回应,对问题解决缺少明确具体的思路和举措;四是代表建议答复落实效果有待提升,存在“重答复、轻落实,重满意率、轻解决率”的现象,对答复内容没有及时有效跟踪。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一是着力增强代表建议办理的政治责任感。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使命感,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密切同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更好地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有效履职。二是不断强化代表建议全过程跟踪督办。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专业优势,加强与省“一府两院”督查部门沟通协作,既要督查代表建议办理过程,又要督查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办理效果。通过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专项督查等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建立代表建议答复承诺事项落实台账,对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盯紧盯实答复承诺事项落实情况。三是全面加强代表建议工作业务指导。每年10月份组织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进行通报表扬并印发省人大代表学习借鉴,帮助和引导人大代表不断提高建议质量。适时修订《河北省国家机关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加强国家机关与人大代表的密切联系。组织承办单位进行专题培训,促进其全面掌握代表建议办理各项规定,充分用好代表建议办理网上平台。研究制定代表建议答复规范性说明和优秀模板,提高答复的整体规范度和精准度。四是持续优化代表建议答复工作流程。探索建立代表建议答复预审核工作机制:承办单位在作出正式答复前须将答复初稿,由省委办公厅(负责党群部门)、省政府办公厅(负责政府部门)进行预审核,通过后交由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进行二次预审核;省监察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的建议答复初稿直接由省人大常委会选任代工委进行预审核。预审核主要从建议答复格式规范度、内容答复精准度等方面进行把关,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修改意见后向承办单位反馈。建议答复预审核工作完成后,承办单位履行内部审核程序后向人大代表作出正式答复,确保代表建议答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五是健全完善代表建议网上办理平台功能。从代表建议提出、审理、交办、承办、沟通、答复、满意度测评等环节入手,进一步明确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早提醒、定时警示、加强催办。探索新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功能,不符合办理要求的建议退回承办单位重新办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沟通联系填报内容,不仅要填写办前、办中沟通情况,而且要填写办后回访情况,把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系的要求落实到位。
(本报记者 师彦才 通讯员 杜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