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代表通力合作 化解70年林地纠纷

助力庆元县百花岩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

■ 本报通讯员 吴慧萍 杨永超

连日来,在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五大堡乡与岭头乡交界的榅坳山场,一条2.4千米山路上,巨型扇叶在工程车的运输下蜿蜒穿梭。

这是庆元县百花岩风电场项目的进场通道。这条通道曾涉及榅坳山场2000余亩的纠纷林地,积累了几代人的恩怨,让相邻的大洪、山翠湾两村“老死不相往来”70余年,历届乡政府多次组织调解,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

2022年,百亿项目的百花岩风电场落地庆元县。当这个百亿项目要进场时,曾有村民扬言:“想都别想,根本不可能。”

榅坳山场的纠纷林地涉及五大堡乡大洪自然村与岭头乡山翠湾自然村,牵涉两村近180户。过去,因山场相互交织,权属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直到1982年林业生产责任制分山到户以来,这片牵涉到两村的纠纷山场作为集体山保留着未分到户。随着时代变迁,所谓“争山”演变成了“封山”。

百花岩风电场项目于2022年11月2日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浙江省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预计年上缴税收50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6万吨。作为全县重大项目,保证百花岩风电场无障碍进场施工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紧迫感和压力日益强烈。

今年3月初,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一线指挥,两乡“一把手”上阵,立下军令状、定下作战图,全面打响工程攻坚战。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发挥人大代表“助推剂”和“润滑剂”的作用,人大代表编入6个网格中,一名代表联系10户,分组包干、责任到人。涉及项目村建设的人大代表主动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后转相关部门解决,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发生和激化。

“先各自摸底情况,了解症结所在,再由两村村民代表开会协商,反复摸底、对接,前前后后开了20多次会议,好几次开到半夜一两点。”庆元县人大代表周文说,这是一场难以化解的矛盾,毕竟此前两村矛盾很深,谁来劝、怎么劝都是考验。县人大代表胡顺民同样认为,如果这次没解决下来,可能永远都解决不了。为此,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把握百花岩风力发电重点项目征用纠纷林地的机遇,顺势开启新一轮调解。

作为人大代表的两人明白,要化解几代人的旧怨必须依赖“老村长、老书记”和村民代表们。他俩以“乡邻、乡情”为突破口,找到两村“老村长、老书记”为代表的说和团,凭借他们知村情、懂民意、威望高等优势,主动走进会议室、村民家,对村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还积极发动两村选出三个村民代表进行协调,将代表身份“二维码”发送村群,为化解纠纷贡献智慧、方案。

从今年3月初到4月份,围绕处理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人大代表、“老村长、老书记”和村民代表召开指挥部会议、专题会议、村民大会,及时掌握任务进程,共同研究矛盾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大家走访村民、实地踏勘、查阅历史资料,摸清了林地权属、位置、类别等信息,厘清了山林资源地类界线,为纠纷调解打牢基础。

以自然标记物为界线划分插花山权属、191亩造林山地退让……经过县山林纠纷办、发改、公证处、司法等组成的联合小组调解,两村村民权衡利弊、互有退让,最终达成一致协议。

“前不久村里有人办酒席,两村村民们时隔多年坐在了一起,谈起这事没有了隔阂,后续双方也开始正常走动了。”一朝纠纷解,化干戈为玉帛。在县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两村最终划定山界,确定权属,签订了协议书,一起争议了70余年的林地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