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昌宇 (湖南)
“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老病消凝滞,奇功直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荠。”这是元代许有壬赞美萝卜的诗句。萝卜脆嫩多汁,既可作菜,又可当水果,还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令人百吃不厌。寒冷的冬天来了,萝卜自然又成了家家餐桌上的常客。
我自小就跟萝卜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到皑皑白雪的冬天,就会跟着父亲到田里去收萝卜。萝卜叶绿油油的,用力拔一个起来,白白的萝卜粘着一层潮湿的沙土,大个的有我小腿粗,小的也有手腕那么粗呢。一天忙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的。所幸的是,每回劳累过后,总能品尝到一顿美味的萝卜盛宴。母亲是做各类萝卜佳肴的高手,或烧或煮或炒或烹,经她巧手一弄,萝卜全席很快就能摆上餐桌。望着它们晶莹剔透、光洁水灵的样子,闻着它们清香无比的气息,立马就让人食欲大开。母亲做的萝卜菜,花样繁多,味道鲜美,每一次品尝,我都会多添两碗饭。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也是一味祛病的良药。有一年,正是天寒地冻的天气,我不小心感冒了,头痛鼻塞,浑身没劲。外面又下着大雪,看医生还得走十几里山路。母亲搓着两手,终于有了办法。她拿着一个大萝卜,去了皮,洗净后切了很大一块塞到我嘴里。我嚼一口,又凉又脆又甜,还带着些微辣味。然后,又做了一碗清煮萝卜丝汤,让我喝下。一个小时不到,母亲的偏方有了奇效。我头也不痛了,鼻子也通了,又生龙活虎地顽皮起来。
长大后,母亲的偏方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前几年烟抽得挺凶,日积月累落下了痰多爱咳嗽的毛病。吃了许多的药,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后来,无意中想起了母亲的这个偏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隔三岔五,就生吃一个萝卜,再喝上一碗清煮萝卜汤。慢慢地痰少了,咳嗽也少了许多。再后来,我索性听从妻子劝告,毅然戒了烟。身上没了烟味,口中也少了烟气,人精神多了。此时,再吃上一个脆生生的萝卜,喝一碗香气四溢的水煮萝卜汤,立马清清爽爽的,就像喝了一碗神仙汤似的,十分惬意。
在萝卜身上,还能时时体会到它的一身清雅正气。去年秋冬之季,去北京人大新闻学院学习,余暇时到南锣鼓巷,在齐白石老人故居看到一幅素描萝卜图。画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脆鲜水灵的萝卜来,令人叫绝。在他的笔下,萝卜成了清新寡欲的象征。“画风即人品”,难怪白石老人一生淡泊名利,不慕虚华。他就像一棵毫不起眼的萝卜一样扎根在贫瘠的土地,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看完白石老人画的萝卜,对这小小的生灵又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其清新素雅的形象长久地印在了心中,让我愈加喜爱这白白净净的萝卜了。
萝卜是一种大众化的家常蔬菜,全身都是宝,根、茎、叶都可食用。它不择贫瘠,只要有一丘土,一点阳光和水分,就能生长,根本不需要什么特殊护理。即使是霜雪天气,也能兀自欢快地潜滋暗长。让人惊喜的是,经了霜染了雪的萝卜,不仅没有萎靡成一团,相反,较之以往,还愈加清甜爽口,让人赞不绝口。
每到隆冬季节,看到萝卜大量上市,心头就会浮想起有关萝卜的往事,让我深藏于味蕾深处的眷恋瞬间被激活。对小小萝卜的敬意也不觉又会多上几分,那种情缘总是那么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