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情民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媒体之声

商品可虚拟 规则不可缺

■ 向斯佳

近日,不少虚拟情绪产品在网络平台热销。有人心动语音连麦唠嗑的“树洞倾听”服务;有人购买人工线上云监督服务,督促自己学习生活打卡;有人为缓解考前压力,入手“好运喷雾”“转运锦鲤”祈福……这些虚拟产品听起来有些荒诞和无厘头,却取得了较高的销量和不菲的销售额。

为何情绪产品能获得青睐?当前,年轻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对自我情绪的观察和释放。在面对一些不方便向亲朋好友倾诉,担心无法被理解的烦恼时,虚拟情绪产品的出现,恰好符合了他们以匿名社交方式进行情感宣泄的诉求。

不过,商品可虚拟,规则却不能缺失。随着虚拟情绪产品市场持续扩大,规范这一消费新业态的发展势在必行。应尽快制定针对虚拟情绪产品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商家应在商品宣传页面说明商品的真实情况,在下单时设置提醒页面告知消费者所购商品的特殊性,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避免发生消费纠纷。电商平台也应加强对虚拟情绪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的检查,确保商品内容健康,对产品管理、售后服务及时出台相关规定,让虚拟情绪产品市场发展有规可循。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注意辨别商家和渠道,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不要轻易转账或在线下见面,以免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

(据《经济日报》)

警惕过度沉迷短视频

■ 陆 夷

87.7%的受访者喜欢刷短视频,58.8%的受访者每天刷短视频超一小时,69.4%的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近日,有媒体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度刷短视频或已成为普遍社会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以往“防沉迷”的工作重点在于青少年,而对于成年人的用网问题缺乏关注。然而,随着短视频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各年龄段用户占比已经趋同于全体网民年龄结构,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沉迷也从早期的年轻化延伸到当下的全民化、银龄化,尤其是近年来老年人沉迷网络导致诈骗多发等问题日渐突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2%,基本上涵盖了“上到九十九,下到小朋友”。从这个角度看,防止短视频沉迷,已经不止于某一个群体的问题,而是要上升到全民层面来看。

2023年开始,有短视频平台在“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长辈模式”,体现了平台责任的增强和治理观念的进步。但对于个体而言,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如何加强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都是不能放松的命题。对于社会而言,如何营造健康良好的短视频生态,让受众享受快乐但免于沉迷,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据《南方日报》)

当“数字游民”需审慎思考

■ 何勇海

“数字游民”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打破地理限制,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的人。

“数字游民”对社会有多方面好处。其一,可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目前部分企业盛行“996”文化,即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让年轻人排斥;还有部分年轻人为追求人身和时间自由,尽可能少工作甚至不工作。做“数字游民”,可在这两种极端工作态度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其二,“数字游民”赚着一线城市的钱,聚集在三、四线城市消费,可为当地创造新的消费增长。其三,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入住乡村转变为“数字乡民”,为乡村链接了各种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不过,正如一些经历者所说,“数字游民”工作方式的自由,往往也需要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比如没有职场庇护、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医疗保障,甚至需要在没有稳定的“家”之下应对环境的不断变化。从收入上说,做“数字游民”未必高薪,旅行影响工作效率,单一的收入也不足以支撑可持续的“数字游牧”生活,得有储蓄或谋求多元收入。

由此可见,选择做“数字游民”,怎么把“游牧”人生过得更精彩,是更考验人的命题。社会支持与包容年轻人做“数字游民”,但年轻人在迈出这一步之前,必须做好并不一定能够混得风生水起、光鲜亮丽的心理准备。

(据《北京青年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