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评议方式 探索人大任后监督新路径

■ 李远征 (山东)

近年来,山东省临邑县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常委会任命的干部履职评议工作作为强化任后监督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人员全覆盖、内容全方位、环节全链条、监督全过程”的“四全”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任命干部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公仆意识,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重点

全视角检验履职成效

一是“标准化”谋篇布局。研究制定《临邑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履职评议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履职评议对象、测评标准和方法步骤,切实提高履职评议对象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差异化”开展评议。对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进行全面梳理,将常委会任命的6名副县长,27名县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4名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6名员额法官、检察官全部纳入履职评议范围,制定届内5年评议规划。在坚持基本环节不走样基础上,根据评议对象工作分工、职业特点、履职年限等区分评议方式,兼顾效率与公平,确保对每名评议对象真评真议、真监实督。三是“精细化”查摆问题。把履职评议同工作评议区分开来,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评议内容涵盖思想政治、依法履职、创先争优、自身建设等9大板块。同时突出“人大元素”,重点听取接受人大监督、贯彻决议决定、办理代表建议等情况。围绕依法履职、服务群众、接受监督等内容,制定正反两方面16项问题清单,通过评议对象自查、单独座谈、代表征询意见等方式,为开展有效评议掌握好第一手材料。

优化设计

全方位建强评议链条

一是评议分工“细”。将评议工作分为“启动部署、调研征询、会议评议、整改落实”4个阶段,分批次研究具体评议方案。结合评议对象工作职能,建立评议工作组,采取“统一部署、分组实施、一体推进”的方式,扎实开展工作。在现场评议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关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履职评议对象履职报告和工作组调查报告,对被评议人员提出询问或意见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以无记名方式对被评议人员进行满意度测评。二是评议方式“新”。创新开展“代表进人大”“履职实绩现场调研”等活动,融入履职评议全过程。邀请相关行业人大代表走进人大常委会机关、走入项目一线,参与座谈调查,对评议对象工作成绩进行视察,最大限度掌握真实情况,确保调研不虚不空、有理有据。目前,共开展履职评议专题活动23次,累计183名市、县人大代表参与。三是评议结果“准”。聚焦“察、述、问、议、评、改”6个方面,通过听取现场述职、现场询问、集中审议、民主测评、监督整改落实一系列措施,广泛征求评议对象所在单位班子成员、普通职工、管理服务对象、基层服务站点意见建议,必要时征询纪检监察、信访综治、目标考核等部门意见,构建起“评议前-评议中-评议后”“全链条”监督机制,精准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形成客观全面的调查报告。截至目前,累计到评议对象所在单位开展专题座谈会议13次、单独谈话132人次、函询部门意见11次,全面、立体了解评议对象履职情况。

发扬民主

全过程做好评议监督

一是广征民意了解“真情况”。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履职评议始终,第一时间发布通知公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履职评议对象的意见建议。将征询意见融入“代表接待选民”“主任接待日”等活动,累计开展意见征询活动18次,发放调查问卷235张,征求各类意见建议86条,充分保证代表和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二是现场询问提出“真问题”。采取“现场询问+分组审议+投票测评”方式召开履职评议会议,邀请有关人大代表全程参加,围绕履职评议对象工作职责,结合社会热点、工作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询问,由评议对象当场“答卷”,为开展最终满意度测评提供参考。活动以来,开展现场询问3次,向11名政府部门负责同志提出问题24条,提出评议意见36条,推动评议工作真正“评出干劲、议出风采”。三是跟踪整改确保“真有效”。评议会议后,工作组将评议意见反馈给评议对象,同时邀请相关人大代表继续参与,对照评议对象履职报告中承诺事项、整改计划等进行持续跟踪监督,真正把代表监督、群众监督贯穿履职评议始终,将“人民监督权力”的要求落实到履职评议全过程。

(作者系山东省临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