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针对检察建议中被建议单位不协助配合调查核实、对检察建议不接收、在规定时限内不回复、无正当理由不整改或整改多次不到位的,望江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听取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报告、满意度测评、开展专题询问等方式,紧盯问题整改落实。

2023年3月,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某乡镇存在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进展缓慢,除治质量不高,疫木流失等问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结合查明的事实,望江县人民检察院立即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职,落实监管责任。但被建议单位对此理解存在偏差,对问题整改态度比较消极。

鉴于此,望江县人民检察院依托与县人大常委会的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将该检察建议同步报送县人大。所在乡镇人大代表陈结宏高度重视,并形成《关于加大除治松材线虫病力度的建议》。“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对森林资源威胁极大,检察机关提出监督建议后人大同步跟进,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效力,推动问题解决。”陈结宏表示。

最后,在检察建议和代表建议的协同督促下,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落实整改,成立镇、村两级督查专班和专业除治队伍,有力推动了该乡镇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

“2022年以来,从737条代表建议中提炼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8件,推动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10件,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公益诉讼办案质效双提升。”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琳说。

叠加融合监督

双向转化见实效

在探索建立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联动监督机制的过程中,望江县人大常委会和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坚持把问题整改、长效常治作为衔接转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动解决个案背后的共性问题,将双向衔接机制优势转为社会治理综合效能,从而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望江县为滨江古邑,雷池故地、三孝故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面临了很多难题,褒隐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褒隐寺塔建于唐宝历二年,1982年被望江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古塔维修工作正式启动,因方案设计、施工工艺等问题,未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甚至对古塔的古朴风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望江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连续多年收到人大代表关于“褒隐寺塔修缮问题”的建议,为了推动古塔修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2022年,望江县人大常委会将此类代表建议汇总转交县检察院相关部门。

2022年3月,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将代表建议和巡察中梳理出的线索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立案调查。7月,县检察院依法向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完善修复保护。为更好地协助和推动古塔修缮工程整改工作,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将对褒隐寺塔调查情况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县委县政府。为此,望江县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落实文物保护工作相关事宜。

资金短缺是修缮面临的主要问题。2022年9月,安徽省人民检察院赴望江调研,听取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关于这一公益诉讼案件情况汇报,现场了解到褒隐寺塔维修整改工作存在的困难后,随即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同时还将困难和问题形成情况报告,依托“府检联动”协作机制,从安徽省文物局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褒隐寺塔修缮工程。

“修缮工程进展如何?”2023年2月26日,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对褒隐寺塔修缮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发现修缮工程仍未开始施工,整改工作无实质性进展,遂于当日恢复对该案的审查。4月13日,在行政机关整改工作停滞的情况下,该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8月3日,庭审当天,安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以及部分行政机关代表120余人现场旁听观摩。9月13日,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

为跟进督促整改进度、力求最佳保护效果,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多次前往现场“回头看”,并会同县文旅体局多次召开推进会、技术交底会,反复论证修复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本身价值。如今的褒隐寺塔经过专业修缮后重现风华。在望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公益诉讼实地调研时,当地人大代表及群众纷纷点赞。“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发力,让公益守护的成效更加突出,褒隐寺塔的成功修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未来的工作中,‘人大+检察’的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望江县人大常委会监司委主任孙文霞说。

据了解,相关建议转化办理过程中,望江县人大常委会邀请县人民检察院参与人大相关视察调研,县人民检察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听证等,充分凝聚双方共识,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同向发力、协同推进。对于社会影响较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及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检察院会商形成共识的重点监督事项和工作任务,通过双方依法履职,凝聚监督工作合力,为望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探索建立‘人大+检察’联动工作机制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现实需要,通过两种监督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自职权优势,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吴梅生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