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新和 胡志远 (江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系统谋划代表活动,在创新探索上功夫,在创造特色上做文章,不断推进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再上台阶。
组织代表活动
在融入发展大局上展现新作为
坚持把代表作用发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履职条件,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广泛汇聚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的代表力量。一是持续推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三级人大干部中精心组织开展“十大行动”,紧紧抓住“学、思、践、行”四个关键环节,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会、开设代表讲坛,推动全市75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的关心关怀时时记在心头、牢牢刻进脑海。二是创新组织“凝聚代表力量、助力招商引资”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动员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多角度参与、全方位助推招商引资工作,成立人大代表驻浙联络站和招商服务站,代表们积极响应号召,挺膺担当,发挥优势。三是深入开展“当标杆、做示范、走在前”主题活动。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水平;引导代表牢固树立履职为民意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号召代表结合自身岗位,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履职平台
在赋能代表履职上开辟新路径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原则,突出“建管用”并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履职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履职新载体,开辟新路径,为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一是传统平台在“规范”上做文章。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意见》,坚持“总结完善、全面提升”的原则,围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信息化辅助等三个方面,全面推进新一轮“家、站、点”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水平。二是网络平台在“互联”上做文章。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全力推进代表履职“云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市、县、乡全面贯通,市内与市外全面连接。同时,借助省人大关于“数字人大”建设工作的“东风”,在县乡层面探索建立“有事找代表”模块,构建代表与群众“全时空”“零距离”的互联互动,为代表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提供更便利的渠道。三是线下平台在“创新”上做文章。整合“两新”组织中代表力量,充分发挥其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海州区试点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创新设立代表联系点,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诉求拓宽了新渠道、提供了新样本。
健全代表建议办理机制
在建议办理质效上实现新突破
突出“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工作导向,健全代表建议提出、交办、办理、答复、评价等全流程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建议办理工作水平。一是健全预审预交工作机制。人代会会议期间,对代表议案建议的格式等进行初步把关,由大会议案组再审把关后方予提交,在源头上保证代表所提议案建议的质量。大会结束后,及时与市政府督查室对接,将代表建议进行预交办,预交办意见由人大各相关委员会对口把关,逐件敲定承办单位,明确工作分工,压紧压实责任。二是健全重点督办机制。坚持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领办和人大各工委对口重点督办制度,每年从重点督办建议中筛选2至3件,在常委会会议上专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切实发挥了重点督办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考核评分细则》,细化考评指标标准,不断提升对建议办理工作的考核区分度。坚持开展建议先进承办单位评比,不断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和承办单位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