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的人大协同交流机制,使上海市与江苏省、浙江省的联系更加紧密,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日前,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的2024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市、区、县人大工作协同协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凝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人大合力。
“在征集协同协作工作项目中,大家集思广益,不仅就人大协同工作提出建议项目,还就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提出建议,显示出各成员单位推动协同协作走深做实的共同愿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人大协同交流机制秘书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枢纽“一核两带”区域各市、区、县人大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扎实开展联动监督。
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区域人大协同交流机制,进一步丰富了人大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监督形式。比如,上海市松江区人大组织制定实施相关决定,把参与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地区上下一体遵循的共同责任;浙江省海宁市人大作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相关决议,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跟踪监督决议落实,助力健全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江苏省昆山市人大深化人大与纪委“联督联促”“代表之约”等监督机制,督促政府转变职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大在突出提升企业“满意指数”的同时,监督提升城市“形象指数”、工作“出彩指数”。
通过深入交流,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做法、好经验也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比如,上海市金山区构建行政审批“审-管-执-信”闭环管理机制,让践诺履诺企业办事更便捷;上海市长宁区着力在服务内容上做“加法”、在简化程序上做“减法”、在改革创新上做“乘法”、在行业监管上做“除法”;苏州工业园区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浙江省海盐县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相关指数跃升全省第一。
据悉,建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区域市、区、县人大工作联席会议是沪苏浙人大协同联动助推开放枢纽建设的创新举措,也是长三角基层人大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自2023年6月1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市、区、县人大工作协同协作首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各成员单位协同协作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充实,工作的协同性、互动性、互鉴性稳步提升,大家相互赋能,共同推动区域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