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晓帆) “要明确社区、物业和居民三方对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监管及维护责任。”“要加强与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需求相匹配的消防救援能力。”……6月14日,以“探讨高层住宅消防设施重大安全隐患的法律责任及隐患消除解决路径”为主题的专题议事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大城市管理代表工作站举办。在活动中,代表们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据介绍,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家站点”建设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线下人大代表联络“家站点”778个、线上人大代表联络平台485个。2023年以来,青岛市7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进家入站到点,接待选民、联系群众2万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7300余件。
为更好地发挥代表专业优势,青岛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专业化代表联络平台建设,依托代表所在行业、领域、产业链、专业合作社等建立若干个专业化代表联络点,将专业化代表联络平台与区域化代表联络“家站点”有机融合,实现“区(市)有中心、镇街设家、村居建站、站下有点”的“1+1+N”基层代表联络平台综合体系。
以青岛市城阳区人大城市管理代表工作站为例,该工作站由城阳区人大代表、青岛军承创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高峰领衔带队,充分利用自身从事城管外包服务、安保服务的专业优势,将工作站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内的各个居民小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广泛收集市政、园林、绿化、交通、安全等领域的民情民意,解决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身边小事,助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青岛市城阳区人大城市管理代表工作站和各居民楼院,代表联络专属二维码随处可见。如今,线上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扫码方式,随时随地“进”专业化站点、见专家型代表、反映专业性问题,让民意表达更加直达,回应民声更加及时,处理问题更加快捷,成为代表听取民声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