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玉梅
时下,重庆市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山花遍野,一条崭新的硬化道路从该乡邓家村蜿蜒盘旋直抵湖北省建始县辽箭村。这条道路顺利完工的背后,凝聚了当地人大、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太多的心血。竣工验收当天,跨省交界两村和沿线的村民无不拍手叫好。
闹心——道路影响发展
邓家土家族乡位于巫山县东南,距县城127千米,与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接壤,因为很多风俗互通,相邻的村社联系紧密,村民之间走动频繁。邓家村五社至建始县辽箭村道路是邓家村对外连接的主干道,泥泞不堪的道路困扰了两村村民多年。
“从建始县、巴东县来村里避暑的客人,到乡政府办事、去建始县楂树坪买卖货物的村民,都要途经这条路。以前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下雨涨水就更难通行,让人恼火得很。”邓家村村民谭传孟介绍,自家养了200多头猪,还有几户村民搞山羊养殖,大家伙儿都盼着道路硬化,让“山货”出村卖个好价钱。
“遇到下雨、下雪,车辆打滑,收购山羊的客商都不愿意来。”山羊养殖大户夏万善一直想扩大规模,却因道路问题迟迟未下决心。
“这条路影响了村民的出行,也制约了村里的发展,成了乡亲们的‘心病’。”巫山县人大代表陈光贵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暖心——建议直达会场
“你是人大代表,你替大伙儿反映一下这个情况。”村民们向陈光贵提出要求。为了不辜负大伙儿的信任,陈光贵满口答应下来,承诺一定会把基层的心声反映上去。
通过深入调研,陈光贵认真地将自己所见所闻进行整理,在2023年1月召开的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邓家土家族乡邓家村五社至湖北辽箭村道路硬化建设项目的建议》。
建议被第一时间交巫山县人民政府办理。在2023年3月28日召开的巫山县2023年代表建议交办会上,该建议交办给县乡村振兴局,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双重督办。
县乡村振兴局收到交办件后高度重视,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多次到邓家村进行实地调研,与乡党委、乡政府工作人员一起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县乡村振兴局认为该建议对邓家村乃至全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决定将该段道路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并优先把该项目纳入实施计划。
“2023年6月27日,县乡村振兴局专门就我提的建议寄来了复函,进行了明确的书面答复。”陈光贵说,县乡村振兴局从三个方面将纳入当年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了详细说明。
舒心——往来畅通无阻
2023年9月,项目正式启动,多数村民积极响应。听说扩路要占地,村民夏万善主动表态:“好不容易争取来的项目,占点山地怕什么,咱们眼光得放长远些。”
也有极少数村民不愿意被占地。陈光贵心急如焚,主动当起矛盾调解员。村民谭传保起初舍不得自家的五分田地,陈光贵前前后后往他家跑了10多趟,反复给他讲修路的好处,最终谭传保转变态度点头答应。在陈光贵的劝说下,有不同意见的农户逐渐打开心结,愿意无偿让出土地扩建道路。
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后,陈光贵又主动担起了项目监督员。“反正一有空就去施工现场转转,总觉得看看才心安。”陈光贵做事认真,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在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项目实施过程中, 巫山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督办小组,采取片区座谈、听取汇报、现场调查、走访代表等方式,对该建议开展督办工作。
2023年10月,巫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对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陈光贵表示:“我提出的建议已经落地,项目进展顺利,我很满意。我将继续盯紧施工现场,力促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024年5月,项目竣工验收,一条长5千米、宽4.5米的崭新道路在郁郁葱葱的绿树环绕下格外耀眼。“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往来的车辆多了,饭后在路边散步的村民也多了,大家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谭传保由衷地说。
全程参与建议办理的陈光贵没有辜负群众的信任与期盼,她看着村民们满意的笑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