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怀揣一本群众幸福的“密码本”

——记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

■ 本报通讯员 刘增裕

他既是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也是一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在他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花园里最美的花,只是花期早晚的问题;他是一名人大代表,牢记肩负的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为教育事业发声,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担当。他就是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

扎根三尺讲台,深耕教育事业三十载。在教学工作中,庹庆明始终秉持“用心教书、用爱育人”的理念,在狠抓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交朋友,教他们立大志。庹庆明率先垂范,与学生打成一片,从不吝惜对学生的赞扬和鼓舞,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尊重、兴趣得到培养。“我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使他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风风雨雨三十年,我无怨无悔。”庹庆明谈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时动情地说。

2018年1月,庹庆明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法规和履职知识,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扎根基层的特点优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见缝插针地走访选民,用心用情当好群众“代言人”,真心实意当好群众“服务员”,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

在庹庆明的兜里,一直揣着一本翻得有些破损的“代表手记”,也是“民生账本”和群众幸福的“密码本”,这本小册子密密麻麻地记满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及一条条细碎而真切的信息,还有他关于民生问题的深度思考。“您所在学校或班级的本科录取率是多少?对于运输途中的生活便利设施有什么期望改进的?老人生病住院治疗的频率是否较高,医保报销后的自费金额是否能承受……”庹庆明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共饮一壶茶,收集到了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对收集到的情况,庹庆明还要反复核实查证,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他甚至要跑多个部门。雨城区人大常委会作为代表们的“娘家”和坚强“后盾”,在每次全国人代会召开前,会在庹庆明需要帮助时随叫随到提供“保姆式”服务,专门给他“开小灶”,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诸葛亮会议”,对庹庆明提出的议案建议进行商议,确保所提议案建议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更富民生温度和发展厚度。

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庹庆明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的邀请下,为新当选的代表进行履职培训。连任以来,他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不敢有丝毫懈怠,仍然坚持在紧张的课余时间走基层、访民情、听民声,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庹庆明把一件件热气腾腾的议案建议带进人民大会堂,把一项项政策措施带回田间地头,温暖了人心,鼓舞了干劲。

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庹庆明先后提交128件建议,其中被列为议案8件,建议意见120件。他与其他人大代表共同提交的《关于修改〈刑法〉第十七条的议案》“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由14岁降为12岁”被采纳实施,他领衔提交的《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条款的议案》“‘二孩政策’修改为‘三孩政策’”被采纳,他领衔提交的《关于制定家庭教育立法的议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得到体现,他提出的《关于放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限制的建议》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的13件重点督办建议,他提出的将“犬只伤人”的刑事责任写入刑法修正案、延长春节法定假期2天、高速公路“核定里程数免费”等多件建议引起广大网民热议和共鸣……这些议案建议满载民情民意,饱含群众呼声,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肯定。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看到自己提出的议案建议得到认可,看到群众的期盼得到落实,我感到无比自豪,更感到肩头责任的重大。”庹庆明说,“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深耕教育沃土,切实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尽自己的一份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