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卢 潇
“当选市人大代表,我深知责任重大,我将持续用心履职、为群众代言,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这是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徽姑娘农庄”负责人李艳常说的话。
当选人大代表后,李艳通过不断学习,拓宽专业领域,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能力。为了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李艳建议“在村委会或者各村人大代表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及农民农场,设立人大代表履职点”,让人大代表更密切地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李艳投身农业,她深知农民需要什么,农村需要什么。李艳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认为发展设施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产品供给的有效措施,对适应居民膳食结构变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23年6月,她提出《关于设施农业遭遇自然灾害的救助机制及灾后重建的建议》。
“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当有热量的人大代表。”李艳说,“人大代表应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对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及主管部门反映,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李艳深入调研,在亳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打造“绿色亳农”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提质扩量增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李艳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特色产业发展、农林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十余件议案建议。她用实际行动践行履职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分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