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履职聚民意 执笔传民声

——记浙江省人大代表王卫峰

■ 本报通讯员 马斌斌

他以独特的视角深度观察民生,主动倾听民情民意,破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经常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实事的高效落地“鼓与呼”。他就是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台州市黄岩区融媒体中心媒体人王卫峰。两年多来,他在人大代表与新闻记者两种身份之间从容切换,融合“新闻服务”与“代表履职”,书写出一份别样的担当和精彩。

“这里梯田花海太美了,随意角度拍摄都是一张美图。”在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东岭头梯田花海里,自媒体摄影师吴先生对眼前的美景赞叹不已。

每年3月下旬,头陀镇中岙村东岭头的20余公顷梯田花海便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给村庄带来了无限商机,但在以前,横亘在梯田上方的通信线路却影响了美景。“很多游客反映电线杆太难看,2023年有央视摄制组来取景也因此放弃了。”中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解从岩说。

2023年11月中旬,王卫峰到中岙村走访调研,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反映了这一问题,在区、镇两级人大的支持下,会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就此事与黄岩区移动分公司进行沟通协商,最终代表们的意见被采纳。仅半个月时间,村民们便惊喜地发现线路改迁了。

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王卫峰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百姓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梳理研究,形成“代表调研笔记”。

“关于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和增值化改革、关于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等一批建议,都是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时获得的‘点’上情况,再经过提炼形成‘面’上的共性问题后,提交有关部门进行解决。”王卫峰认为,“调查研究的功夫下得深,与群众的距离就会近,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你听。”

在头陀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电子显示屏上,一组讲述人大代表履职故事的短视频循环播放,到访群众通过视频能直观了解代表们的工作职责和典型事迹。“他们在基层尽心履职为人民,实干笃行谋共富,是人大代表中的先进典型。”谈起创作这组视频的初衷,王卫峰兴致勃勃地说:“讲好代表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讲好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今年3月,在区、镇两级人大的指导与帮助下,“卫峰听语”工作室在头陀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成立,这是王卫峰的履职服务点。

“烦事,你说我听;难事,你约我请;建议,你提我呈。”在工作室门口的玻璃墙上,三行醒目的大字,既是王卫峰对百姓的承诺,也是自我加压的誓言。

“代表履职和新闻服务,两者的共同点是‘服务’,方法都是调查研究,落脚点都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两者融合可实现服务能级的提升。”王卫峰说。

2023年6月,王卫峰在参加头陀镇人大组织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我为企业解难题”主题活动时得知,工程运输车在进入建筑工地时存在安全隐患,深入调研后,王卫峰发现这是全区建筑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基于职业敏感性,王卫峰一方面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联系交警部门回应企业诉求,另一方面则通过媒体报道进行呼吁。最终,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很快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实地排摸、督查、暗访,并形成相关情况报告和处理意见,由交警、住建、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处理。

此外,王卫峰积极参与头陀镇人大“代表解忧小铺”建设,把代表履职二维码和民情信箱送到一些人气旺盛的店铺,建立“流动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延伸代表服务的触角。目前,头陀镇人大5家“代表解忧小铺”,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收集到各类民情民意信息10多条,老街活化利用、农村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了王卫峰代表履职和新闻监督的共同议题。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