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社区居民有“医”靠

——记浙江省海宁市人大代表朱虹燕

朱虹燕(右)就“开设公交健康专线 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走访辖区选民。

■ 本报通讯员 戴成英

“各社区的老年人健康体检还是要按部就班进行,健康公交专线要定时定点……”随着新一年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启动,朱虹燕又开始忙碌起来。

朱虹燕,浙江省海宁市人大代表、海宁市海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朱虹燕充分发挥本职岗位和专业优势,把代表履职融入本职工作,聚焦改善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先后就开设公交健康专线、肺癌筛查、推广老年人健康关爱+项目、社区卫生服务站提档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让社区群众有“医”靠积极建言献策。

“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是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朱虹燕表示,辖区内老年人较多,由于工作关系,她经常与老年患者打交道,特别关注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情况。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逐渐提高,我们经常会遇到子女带着家中老人来做定期体检。”但朱虹燕在日常工作和调研走访中发现,一些老年人由于出行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等原因,不方便来医院进行体检。而且,在多次接待选民的活动中,朱虹燕收到许多该方面的民生诉求。

带着这一问题,朱虹燕开展了深入调研,提出《关于在辖区内开设公交健康专线 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建议》。建议交办后,海昌街道办事处相关部门和公交公司多次沟通对接,当年即开通了海宁市首列公交健康专线,点对点接送辖区内各社区的老年人参加健康体检,有效解决了选民反映的老年人体检时交通不便问题,老年人健康体检参检率比上一年提高20%多,提升了辖区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据悉,在海昌街道公交健康专线成功试点后,目前正在全市镇、街道推广。

在实际走访中,朱虹燕还发现老年人住院陪护也是一大难点。“老年人如果住院的话身边离不开家人,五六十岁的儿女来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都很常见。儿女们家里医院两头跑,有时候还要在医院陪夜,晚上休息不好。”为此,朱虹燕积极反映并主动协调,为需要住院治疗并且符合建立家庭病床的居民,由家属申请建立家庭病床,医生上门服务,免去了老年患者与家属的奔波之苦,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便利。

“早期肺癌如果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治疗,往往会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朱虹燕在一次查阅辖区人群死因统计分析的材料中发现,恶性肿瘤首当其冲,其中肺癌又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

“我们可以通过筛查手段发现早期肺癌,使患者在疾病进展到晚期之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朱虹燕不仅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也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接触过一些早期的肺癌患者。虽然现在很少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朱虹燕一直怀着医者仁心和为民履职的初心,为实现辖区内的肺癌患者早诊早治。为降低肺癌死亡率,减少居民因病致残、致死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朱虹燕提出《关于开展免费肺癌筛查的建议》,建议对海昌街道辖区内45周岁至54周岁年龄段重点人群开展肺癌早期筛查。最终,经街道居民代表会议票荐,“开展免费肺癌筛查”作为居民健康护航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海昌街道2023年度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2023年,海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家在辖区居民中开展免费肺癌筛查的卫生院。据统计,一年累计完成户籍居民肺癌高危人群肺部CT检查3572人次,检出肺部纤维灶和小结节800余人次,其中3人明确肺癌并进一步治疗,真正做到了疾病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