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效能

本报讯 (记者王文婧) 10月30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山西全面推行五级田长制,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月度监测调度、部署整治提升行动等严格督察执法,全省耕地总量稳中有升。全省“十三五”期间完成耕地保有量目标,连续24年实现省内耕地占补平衡,近三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特别是全省耕地总量连续三年稳中有升,2023年同比净增加34.54万亩。

山西省注重需求驱动与供给引导相结合,有效整合各类增量、存量和流量,土地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集聚,2020年以来,批准建设用地65.06万亩,年均增长6.4%。全省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成型,省级规划位列全国第6家获国务院批复,编制山西中部城市群等专项规划,优化解决了1760个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难题。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率先推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三级联审,实现了全业务全流程网办,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山西省聚焦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保障,破立并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全面提升多元化能源资源供给韧性。积极深化矿权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山西省作为煤铝共采改革的试点省份,目前已探获铝土矿资源1.2亿吨。深化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近三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3478.79亿方,在全国首次挂牌出让3个煤炭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验区块,批准煤炭矿业权增列煤层气矿业权16宗。

山西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建设,2019年以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11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省级试点项目46个,治理总规模21.92万亩。推动总投资79.89亿元的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万亩、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98万亩,该项目组成的“中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

同时,山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便利化水平。以临战状态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成功应对2021年国庆期间全省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秋汛,以及2023年台风“杜苏芮”引发的极端强降雨天气,主动紧急避险转移受威胁群众近10万余人次,牢牢守住不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的底线。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