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峰 (湖南)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建实、管好、用活”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主阵地上下功夫,全力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
建好履职“主阵地”
小载体成为大舞台
岳阳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巩固成果、注重多元、突出特色”原则,持续加强全县15个乡镇(街道)、21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一是合理布局。突出“全覆盖、规范化、实效性”,在镇(街道)人员聚集地、县域特色产业地和在外乡友汇聚地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站,畅通人大代表与群众紧密联系渠道。二是规范配置。全面推行“五化七有”(即配置标准化、保障健全化、运行制度化、活动多样化、结果实效化,做到了有标识牌、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设备、有学习资料、有统一活动记录、有统一制度、有专人管理),夯实规范化运行基础。进一步完善岗位体系、责任体系、指导体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包片联系,指导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运行,乡镇人大强化人大代表联络站日常管理。全县1446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建档立卡。三是打造品牌。聚焦“代表联络站+”,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社会治理一线,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实现“一站一品一特”。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基础优势,设立文旅产业、黄茶产业等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融入全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社会治理人大代表联络站,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架好为民“连心桥”
小平台汇聚大民生
岳阳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联络站管理工作,不断激发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服务为民内生动力,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一是坚持全方位察民情、听民声。发挥代表联络站联系选民作用,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深化“双联”制度建设,规定每月20日为“人大代表活动日”。结合县乡重要工作、群众意见诉求精准定题,将开展接待的主题、时间、地点广泛发布,告知群众,合理编排代表进站开展活动,直面群众、听取意见,解疑释惑、排忧解难。二是坚持全覆盖汇民意、聚民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化“四下基层”,持续“走找想促”,引导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全面征集群众对岳阳县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好建议”。三是坚持全链条解民忧、纾民困。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群众“连心桥”作用,把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链条有机贯通,完善“意见收集—事项交办—监督问效—办理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点燃发展“助推器”
小站点迸发大能量
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1376”总体思路,紧扣全县“四区”建设,积极融入全市“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局,围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推进富有特色、切实管用的“联络站+”工作模式,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紧扣文旅融合,建立“联络站+文旅”模式。以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4A级景区“民间故宫”张谷英村为载体,在张谷英镇建立四级代表“文旅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邀请农业、文化、旅游等行业部门专家前往联络站进行专业指导,探索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新路径。二是紧扣绿色生产力,建立“联络站+茶产业”模式。立足省级黄茶品牌,建立“黄沙街茶场社区代表联络站”,发挥人大代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打造黄沙街茶场“洞庭春”品牌,推动茶叶经济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