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佘 俊 周 茜
整体执行效率还不高、诚实信用环境还未形成、联动机制还不健全……近日,在湖北省襄阳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议市法院所作的关于涉企案件执行情况的报告格外关注。这是襄阳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涉企案件执行情况报告,同时也是襄阳人大以“沉浸式+联动式+靶向式”监督,赋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沉浸式”监督,“面对面+背靠背”
信用预警与修复运用不够、执行行为仍需规范、“刚柔并济”运用不足……今年4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正在召开,骆驼集团等7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向法院有关负责同志提意见,这是人大“背靠背”召开涉企执行座谈会的一幕。
生效判决难执行、法律“白条”难兑现既是亟待破解的司法公信老大难,也是市场主体关注的热点、优化营商环境的焦点,同时也成为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点。
代表们对社会关切的涉企执行难问题更是“上心”。今年年初,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李艳、全秀琴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涉企民营企业执行工作的建议》。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交办+重点督办”,同时把涉企执行列为年度司法监督重点。
如何杜绝形式主义,增强监督实效?这次调研悄然变脸,不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是打主动仗,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一场持续数月深入“肌里”的沉浸式调研就此拉开序幕。
今年3月,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开展第一次调研,听取法院执行情况汇报,拟定调研方案,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打牢监督基础。随后,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于4月开展第二次调研,从2023年以来涉企“终本”案中挑出 7家企业,召开由企业和市检察院、市法院、市纪委监委派驻法院纪检组负责人“面对面+背靠背”座谈会。这才有了由企业当面“挑刺”,法院现场释疑的一幕。来自某建设工程公司的负责人连说两个想不到:想不到能让企业当座上宾、挑毛病,想不到法院全盘接收、坦诚直面。
4月底,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勇带领调研组到襄州区法院开展第三次调研,并指导“加快涉企案件执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代表小组活动。人大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挑刺”,“背靠背”答疑“解码”。
6月,调研组带领人大法律顾问,用两天时间到市中院执行局实地“蹲点”调研,按照10%比例随机抽查34件“终本”案、拒执案和执转破案卷,向法院“一对一”反馈评查意见,并要求“实打实”整改。
“联动式”调研,“点线面+近聚焦”
“市人大常委会以往的调研大多采用‘远焦’。这次采取‘联动式’调研模式,两级人大上下联动,“点线面+近聚焦”,形成‘1+1> 2’的叠加效应。”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委员全秀琴介绍道。
今年5月,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委托9个县级人大同步组织开展“联动式”调研,延伸监督触角,扫描“肌里”。各地组成由“代表小组+专家团队”的调研组座谈,收集意见,随机抽阅评查卷宗。
调研组通过深入调研查控信息共享、财产查控变现、执前调解、案件移送、执转破、经济影响评估、执行力量等方面问题,共列出70余条问题清单、60余条建议。
6月17日,南漳县人大代表刘晓松参与涉及两家企业腾退房屋的法院执行流程,让人大代表参与监督使执行更有力度。据悉,今年,人大代表沉浸式参与监督10多件执行案件,社会效果显现。
据介绍,襄阳市还畅通“人大信访+监察司法监督”机制,安排法律顾问“嵌入”到人大信访工作中,这种沉浸到信访和办案一线研判案件找症结的方式很接地气,发现的问题也“冒热气”。
“人大+纪检监察”协同监督、共同发力。据悉,市人大常委会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出台了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工作的暂行办法。此次由派驻法院纪检组参与涉企执行“一案双查”事后监督,是该制度落地的“实操”。
“靶向式”诊疗,“查症结+开良方”
如何实现对监督效果的“最优解”?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选题、破题、解题,见人、见事、见案,推进纠、整、改。
7月,市法院向市人大监察司法委书面报告7家企业反映问题整改情况。9月,市法院向人大代表答复建议办理情况,代表对办理情况给予“满意”评价。
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法院涉企案件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市法院从制度建设上、服务措施上、执行效率上着力破解瓶颈问题。实施涉企“绿标签”制度、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法院+工商联”合作机制、“执破融合”机制;开通“绿色服务窗口”,快立、快审、快执;开展涉企集中执行、交叉执行,减少外界因素干扰……涉企执行平均结案时间69天,优于整体执行效率,执行到位率优于全省法院平均水平。
如何“抓前端、治未病”?从“普通体检”到“全身CT”;从“会诊”到“靶向诊疗”。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你一言我一语,从强制执行措施、失信惩戒、拒执罪打击、执行协作、实际执结率、监管防范水平和判执分离改革等方面找症结、挖“病灶”、寻“良方”,多维度提出建议。
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司法权威,绝不让判决书成为一张“白条”!审议意见从升级能动执行效能、撬动涉企执行僵局、提升执行工作水平、提高执行工作效果四方面提出疏通堵点卡点的要求。随后,审议意见书交法院处理并要求报告落实情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人大强化监督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要求,又是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深信,人大依法监督和多方联动必将助力法院破解制约‘执行难’的藩篱和‘最后一公里’问题。”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勇如是说。